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到今天,民族主义问题一直是国际关系中引人注目的大问题。然而,我国学术界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则略显不够,并有失偏颇,大多侧重于政治民族主义或文化民族主义,而与当代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的经济民族主义则鲜有问津。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基本形态,强调民族国家有责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维护和增进国家整体的民族利益、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经济民族主义是一个中性概念,属于典型的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范畴,它包含了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权力与财富、国家与市场之间在全球经济中的复杂互动。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民族主义在发展中国家中具有典型性。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历经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是李斯特经济民族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特阿拉伯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立法和国有化措施,逐步推进石油经济民族主义;80年代石油经济民族主义最终取得成功,石油权益也最终实现国有化。同时,石油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又使得国家通过对外合资合营和重视科研教育以及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整合了社会生产要素,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综合进步。在此基础之上,迎来了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在海湾战争之后的继续发展。文章援用李斯特经济民族主义理论,从国家在石油经济民族主义中的作用,石油经济民族主义对生产力的重视和抚育,石油经济民族主义对社会生产要素的整合等方面来论述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民族主义,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国家在石油经济民族主义中的政治功用,深刻认识石油经济民族主义对生产力的推动乃至对民族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巨大作用,进而认识到石油经济民族主义对社会生产要素整合的必然性。为此,笔者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政治经济结合分析模式,广泛采用了社会历史分析、个案分析、全面分析等国际政治经济学常用研究方法,对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民族主义的分析上升到理论层面,突出了经济民族主义的理论价值,说明了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的发展特性,进而厘清了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发展的路径,揭示出“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发展模式”的独特性。笔者认为,研究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民族主义,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解释民族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动机和牵制力量,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弄清国际社会所显示的纷繁复杂、纵横裨阖的现象中某种规律性制约因素;另一方面,通过国际政治经济学框架系统地剖析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民族主义研究上的乏力之处,而且对于解释我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坚定不移地发展民族经济、寻求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捍卫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的民族利益等现实政策取向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