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888t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四个历史阶段,其中内部控制整体架构被公认为是内部控制理论的成熟阶段.与《内部控制整体架构》(COSO报告)相比,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尚不成熟,内部控制规范内容主要集中在会计领域,各个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没有统一。许多学者和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内部控制,实行了内部控制的企业也出现了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意识差、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参照COSO报告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强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建立可行的内部控制标准;改变观念,不要内部控制局限在会计、审计的范畴,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看待内部控制;注重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注意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培养;完善企业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当然,我们还要意识到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内部控制也存在其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内部控制会因不相容职务人员互相作弊而失效。另外,COSO报告是国际公认的内部控制标准,但“安然”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标准,进而不断地研究探讨,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理论。   
其他文献
期刊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商品购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信贷行为,商业信用的获取和提供对企业经营战略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关于商业信用对企业的影响,其正面效应得到了学者们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