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实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关注的焦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面临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受到现实问题的困扰,如社会不认可,生源素质差,就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然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势必要作大量的、基础的、细致的工作。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继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校本培训是教师在职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要面向全体教师,中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就要立足于校本培训。考虑到中职教师特点,针对培训中忽视教师需要、忽视教师经验的问题,于是提出人本化中职教师校本培训。
人本化中职教师校本培训面向教师的发展,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来源。所以,其基本思路是教师的学习是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和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注重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外化。其意义在于教师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研究相结合,教师和学校共同达到和谐可持续发展。
人本化中职教师校本培训的要素包括理论基础、理念和原则、保障系统等。从教师专业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终身学习、成人学习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思考。主张校本培训的重心由“培训”转向“学习”。培训中坚持两个原则: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做中学”。学校为教师学习构建保障系统,包括教师文化、校园网和校外关系,还有监控和反馈机制。操作程序包括准备、计划、实施和评价反馈阶段。行动学习是教师学习的主要形式和方法。行动学习就是教师在学习小组的支持下,致力于解决实际的教学实践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反思和学习的过程。它包括三个环节:实践、反思和叙事,教师在实践中合作,在反思中交流,在叙事中共享。行动学习是基于小组的合作学习,在学校中教研组活动是行动学习的重要形式。建立教师发展档案袋,实行发展性评价。人本化教师校本培训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教师发展网站,运用博客作为叙事平台,把教师发展档案袋电子化。最后阐述了在实践中探索的经验和对存在问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