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技术在茯苓菌种复壮、育种和生活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12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茯苓栽培菌株T1和野生菌株L为材料,采用原生质体技术进行菌株复壮与菌株间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菌核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复壮株与株间原生质体融合子。具体结果如下:将茯苓菌株T1经活化与扩大培养后,制备原生质体,经再生后挑取再生菌落136个;比较它们在CYM平板上的生长速度,筛选出25个生长速度优于T1的再生菌株;测定25个再生菌株在麦粒和松木屑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栽培试验结果显示,初筛和复筛再生菌株的平均菌核产量总体上高于出发菌株T1。以CYM平板上菌丝生长速度作为初筛条件,以菌丝在松木屑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为复筛条件,将茯苓栽培的菌核产量为目标,能有效的提高育种效率。在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试验中,紫外灭活和水浴热灭活的最低致死时间分别为9min和20min。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促融剂,T1和L两个菌株的灭活原生质体等量混合,融合子灭活位点互补得以再生,未融合的亲本原生质体则不能再生。拮抗试验表明,118个再生菌落中有71个与双亲均有拮抗;上述71个再生菌株之间配对均能融合生长到一起;初步认定这71个再生菌株是融合子。采用ISSR-PCR对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32个融合子进行分析鉴定,其中引物P27能同时扩增出双亲特异性条带,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验证了融合子。茯苓菌株L的原生质体再生菌株、单孢菌株以及自身的配对实验结果显示:单孢菌株间,以及绝大多数原生质体再生菌株间配对均能融合生长到一起;单孢菌株与出发菌株间的配对均出现拮抗;另有原生质体再生菌株LP-13、LP-25、LP-62、LP-91、LP-136与分别能与L形成栅栏型拮抗线,并且在菌丝交界处形成蜂窝或花瓣状子实体。菌株LP-13、L、B5、T1的ITS测序结果确定它们都是茯苓菌株。对子实体进行石蜡切片与扫描电镜的形态学观察,揭示茯苓每个担子上有4个担子梗,每个担子梗上着生了一个椭圆形的担孢子;荧光核染色显示茯苓担孢子普遍是双核的,单孢萌发的菌丝为有隔多核。以上研究表明,原生质体再生技术结合不同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筛选,能够有效地获得和初步筛选到优良的复壮菌株;在茯苓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试验中首次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DNA水平进一步验证了融合子的真实性;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照片则首次展示了茯苓有性子实体的剖面与表面形态结构,为阐明茯苓有性生活史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证据。
其他文献
以板栗-银杏-茶(CGT)、板栗-茶(CT)、纯茶(T)种植模式下的茶树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茶树光合特性、茶芽性状及茶叶化学成分,分析了影响茶芽性状和化学成分的主要光合因子。结果
本文研究了江淮梅雨切变线扰动的不稳定性,主要结果为:1.纬向扰动增长率远小于对称性扰动增长率;2.增长率主要决定于波长和层结稳定度;3.对称性扰动最大增长率的条件为(R_i)_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对社会影响极大的自然垄断产业,这一特性就决定了政府应该对电力产业的发展进行必要的管制。电价是电力市场运行机制的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作为信息透明度的衡量指标,用GLS剩余收益模型计算权益资本成本,考察了2001~200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
含镉银基钎料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而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镉会危害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同时随着银价格的不断上升,因此,在环保和降低钎料生产成本的要求下,本文以银含量为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脑瘫患儿护理及家庭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2年6~12月在本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试
电压闪变是反映电能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电压闪变的测量比较复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专门提供了测量模型.论文对IEC的闪变测量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数字化测量电压闪变的
项目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管理手段,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对项目的最终成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对于项
本文分析了江淮切变线与低空急流伴生,而地面冷空气活动不明显情况下发生的暴雨过程;讨论了这类降水过程形成的物理机制。通过诊断分析比较了各气象要素或物理量场与降水区的
交通流特征参数的检测数据是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和对交通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的最为科学、客观的依据。这就使得交通流特征参数检测成为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