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书写作品的增多以及西方城市书写理论的引入,关于城市书写的研究和评论也逐渐增多,最有代表的即对于王安忆等人的上海书写和邱华栋等人北京书写的研究,而对于深居内陆的贾平凹的城市书写,则很少有人涉猎研究。如果把他“乡土小说”中关于城市书写的碎片搜集在一起,与他关于城市的小说共同作为立论的基础,会发现由于坚定的民间立场、厚重的乡土观念和执着的精神追求,他在书写城市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历史的固执怀恋,对现代都市的深刻忧患,对农村未来前景的担忧,对理想城市的无限期待,据此,我将论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历史的记忆——古城。贾平凹在书写城市的时候总是反复描摹带有历史痕迹的事物,并以能知过去的神秘人事作为独特的视角,表现出浓厚的历史情结。但他也清醒的意识到一切都在蜕化中。古城只能是过去时,现代的都市才是真实的存在。 第二章,现代的关照——废都。执笔当下都市,面对着被高楼大厦掩映下的城市底层生存空间,琐碎的都市日常生活,迷失在城市转盘中的男男女女,贾平凹深感现代城市巨大的否定力量,抛出了“废都”来冠名他对现代都市的直观感受。 第三章,独特的视野——城中村。在城市铺天盖地现代景观的夹缝和边缘,遗留下的城中村成为了贾平凹城市书写的钟情所在,在这里他审视乡土打量城市,缅怀传统思考现代,虽在“土门”徘徊,对城市的态度俨然客观了很多。 第四章,理想的期待——健康的城市。缅怀了过去,关照了当下,该设计未来了。在贾平凹看来未来理想的城市应该平衡好传统和现代,他在作品中,以男女来换喻传统和现代,借助他们之间的纠葛,试图找到传统和现代在城市合理的位置。 对历史的固执、对城中村的钟爱,深埋的是对传统的执着;对现代城市既忧虑又无法离去的矛盾源自对时代发展的深刻思考,贾平凹已深深的意识到传统在现代城市只能是一种观念的存在,烛照着人的精神世界,现代都市生活必将站在历史主角的位置上,代表最真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