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总目标:了解目前北京市公立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的现状和服务需求;为探索提供适合北京的、优质的PAFPS提出政策性建议。 具体目标:1、了解现阶段北京市PAFPS现状与优质服务要求间的差距;2、了解北京市可用于PAFPS的现有资源;3、分析北京市与PAFPS有关的运作环节和流程;4、了解有关人员对PAFPS的KAP;5、探讨和设计适合北京市的PAFPS评估指标体系;6、提出适合北京的、优质的PAFPS的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将以社会行为系统AGIL分析理论为研究展开和分析的框架,采用运作性研究中常用的定性访谈、定量调查和现状研究等方法学为手段来收集相关资料。我们采用现状分析的方法,来收集随机抽取的北京市18家医院现有的PAFPS资源利用情况及服务提供过程;利用常用的定性访谈和定量问卷调查方式对流产妇女、流产妇女男伴、服务提供者、妇产科主任、市区级流产服务管理人员等进行调查,收集了解现阶段北京市对PAFPS的需求,了解PAFPS服务现状与国际上PAFPS优质服务要求之间的差距,和了解有关人员对PAFPS的KAP。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 【研究结果】: 1、PAFPS目标实现情况(需求分析):在登记的2130名妇女中,重复流产发生率为50.8%。在1008名小于25岁的流产妇女中,重复流产发生率为36.9%,高危流产率为7.6%。两次流产间隔最短的仅2.5个月,45.5%妇女是在1年内第二次做人流。60.2%的妇女因未避孕,39.8%因避孕失败导致本次怀孕。传统避孕方式使用率高:安全期(43.9%)、体外射精(44.6%)。重复流产妇女中,避孕套坚持使用率只有8.7%。流产妇女的避孕知识不足,对紧急避孕药和口服避孕药存在很多错误认识。流产妇女有了解流产术式选择、流产的不良影响和防治、避孕知识和生育指导的需求。 2、PAFPS资源分析:从18家医院的人力资源看:医务人员工作量大,没有专职提供宣教和咨询的人员。从物资资源来看,5家医院有咨询室(但未充分利用),11家医院未设立专门的药流休息室。宣教的工具和内容也非常有限,只有3家医院有全面的避孕知识介绍材料,4家医院有对流产术式选择的宣传,有8家医院可以提供免费的避孕药具,但需妇女主动提出,且种类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医院的宣教材料上主要是如何服药,何时随访和告知了同房时间等简单的内容,非常不全面。所有的医院都还未开展转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