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梁在联肢剪力墙结构中不仅需要有适当的强度和刚度来约束两侧剪力墙墙肢,而且还需要为整个结构提供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即在地震作用时耗散一定的地震能量,避免墙肢遭受严重破坏。连梁作为联肢剪力墙结构抗震的第一道防线,其耗散的能量越多,对整体结构的安全越有利。因此,寻求一种能够满足上述两大作用的连梁设计方案,提高联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并考虑到震后结构快捷、方便、经济恢复建筑使用功能,对联肢剪力墙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可更换钢连梁设计方案,对新型钢连梁各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取钢连梁耗能板板厚作为变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相应结构模型,对结构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耗能板与工字钢梁的钢材强度的取值分别为Q235与Q345时,耗能板截面面积与工字钢梁腹板截面面积之比的取值范围为1.7~2.6时,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抗震性能良好,极限承载力也相对较高。为了探究钢连梁长跨比对两侧剪力墙墙肢等效侧向刚度的影响,在最优钢连梁耗能板厚度的前提下,设置了8根不同长跨比的钢连梁,其余参数均保持不变,对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时间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结构等效侧向刚度并不严格随连梁长跨比的增大而降低。将新型可更换钢连梁与传统混凝土连梁分别对应的联肢剪力墙结构作了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类连梁等截面的前提下,新型可更换钢连梁相对于传统混凝土连梁,不仅可提高联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极限承载力、等效抗侧刚度,提高了结构的附加阻尼比,而且当联肢剪力墙结构中的耗能板在外力作用下出现较大的塑性变形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时,可对其进行方便更换,恢复建筑的使用功能,并降低了结构在其寿命周期内的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