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国风报》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宪派抓住“庶政公诸舆论”的机会,利用自己的合法的身份地位公开进行立宪运动。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就是其所领导的立宪运动的最激烈的一部分。正是在这一大的舆论背景下,作为立宪派的领军人物—梁启超,即便是在自己靠著书养家,生活窘迫的艰难困境下也毅然创办了《国风报》,来响应国内的国会请愿运动。在谈到梁启超创办的《国风报》对立宪运动的作用时,认为梁启超一方面在《国风报》上发表大量有关立宪宣传的文章,特别是关于国会的文章,给予国内的国会请愿运动以思想上的指导;另一方面,他又积极与徐佛苏等国会请愿运动的同志密切来往,从行动上指导国会请愿运动。梁启超在《国风报》上发表的大量的文章,形成了自己比较成熟的国会思想、外债思想和外交思想,这些思想由于其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思想都呈现一定的理想化,并且都将这些思想实现的目标寄托在清政府的宪政改革上,不过这也正是一个思想家其思想走向成熟所不可避免的阶段。这些思想还是晚清宪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的这些思想的宣传对晚清社会的宪政思潮的形成更是起了一个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谈到梁启超创办《国风报》的特色时,文章认为《国风报》出现了中心的中心,就《国风报》整个报刊来讲,其立宪宣传是其中心思想,而在立宪宣传中梁启超又抓住了国会这一核心进行宣传。他还将舆论与立宪政治联系在一起,没有健全的舆论就不会有立宪政治的存在。为了加大国会宣传的影响和请愿队伍的壮大,梁启超都将以前很少注意的农民也纳入其宣传的内容。文章还探讨了梁启超创办《国风报》对晚清政局的影响。文章认为梁启超发表在《国风报》上的文章揭露了晚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特别是对政府阻挠国会的理由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这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清政府的伪立宪的真面目。特别是随着清政府皇族内阁和铁路国有政策的出台,也终于让这位极有政治素养的文人喊出了要推翻此“恶政府”的最强音。立宪派人士也觉得立宪无望,要么退隐政坛,要么暗思革命。以至于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清政府就土崩瓦解了,终于不得不落下自己专制统治的帷幕。
其他文献
为初步了解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评价水平和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可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该文以生物科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为例,就专升本学生对专业认可程度及其对专业课程体系、课
高等教育呼唤向十个教育质量观转变。由“被动的质量观”转向“主动的质量观”,由“物的质量观”转变为“人的质量观”,由“教的质量观”转向“学的质量观”。由“必须具备的质
本文选取陇海铁路债务作为考察对象,探讨近代中国铁路修筑资金来源和债务纠纷问题,力图对近代中国铁路债务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分析。债务是陇海铁路修筑资金的主要来源,
系统评估了便携式XRF重金属检测仪的精密度、准确度及测定影响因素,开展了该方法测定土壤中Cu、Zn、As、Pb、Cr与国标分析方法的系统比对。结果表明:上述5种元素的方法检出限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与传统放疗对子宫颈癌术后患者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60例,根据术后实施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
沧州境内东部沿海曾长期是古黄河入海之地,在徐福东渡这一中国最早渡海历史事件中,该地留有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徐福出海之地虽有多种争议说法,但史学地理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