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业务转移到信息化平台上。工作流管理系统为业务的高效运转带来了巨大的提升,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要素。随着业务环境的不断变化,业务需求的变更也随之加快,从而对传统的基于某一工作流模型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工作流管理系统不但要满足静态工作流模型的要求,还要满足动态工作流模型的要求,从而工作流管理系统由刚性转为柔性成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可变更的趋势。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柔性研究内容有多种,其中动态变更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在实际环境中动态变更中的结构变更常常被提出,因此结构变更是最重要并且具有实际意义的柔性研究内容。工作流模型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一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运行需要基于某个工作流模型,因此结构变更的操作也需要建立在某个工作流模型的基础上。柔性工作流模型的研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提出。随着Web Service和SOA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柔性工作流模型也开始与SOA相结合,ACOM(Artifact-centered Oriental Model)模型就是这一结合的成果。然而ACOM在柔性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对ACOM模型进行了柔性扩展。本文扩展了ACOM模型,提出了BR-artifact模型,通过分析业务规则约束的物件依赖关系和物件与服务之间的关系,以关键物件为中心,证明了物件实例的生命周期可达性。同时,本文提出了BR-artifact模型柔性结构操作需要满足的4条约束性质,并根据此性质分别提出了柔性结构操作的充分必要条件和算法。最后,本文基于YAWL开源系统搭建了BR-artifact模型的实验环境,并在BR-artifact模型上实现了柔性结构操作的四个算法,分别是删除服务、增加服务、重排序(第一种情况)、重排序(第二种情况)。该实验实现了工作流模型的动态柔性结构操作,包括模型更改和模型实例更改,从而证实了BR-artifact模型的基于物件依赖关系的柔性结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