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外泌体miR-21,miR-122,miR-12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li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有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两种类型,高发病率与死亡率是其特点。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40-100nm的膜囊泡,外泌体内有多种核酸,包括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mRNA)、微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 acids,miRNA)和其他非编码RNA等。目前外泌体miRNA作为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靶标的研究均有报道。然而,虽有研究发现外泌体miR-1及miR-133a在AMI及UA患者中表达水平增加,但外泌体miRNA作为ACS诊断生物标记物研究目前尚未报道。研究发现,血清外泌体的miRNA-21,miRNA-122和miRNA-126与冠脉内皮损伤相关,而ACS的发病也与血管内皮损伤等病理过程相关,由此猜测,外泌体中miR-21,miR-122和miR-126有可能作为AMI及UA诊断的生物标记物。而且,由于脂质双层的包装可以防止外泌体被体液酶降解,高度稳定,使外泌体在生物流体中有相对较长和稳定的表达时间。因此,血清外泌体miR-21,miR-122,miR-126可能作为诊断UA及AMI更稳定的生物标记物。经过前期试验,我们发现与正常健康人相比,ACS患者的血清外泌体miR-21,miR-122和miR-126 的表达水平增高。Gensini评分主要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获得患者血流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量化判断。有发现利用血清miRNA水平和Gensini评分可以相对快速的估算出冠脉狭窄程度。然而,生物活性更稳定的血清外泌体miRNA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未见公开报道。在本试验中,我们探讨了血清外泌体miR-21,miR-122和miR-126作为ACS诊断的生物标记物的可行性及其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目的是寻找到一种稳定的对ACS患者作出诊断及基于Gensini评分对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作出病情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本试验将研究对象划分成三组,其中AMI组31例、UA组34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22例。所有AMI组及UA组的个体在采血后须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每位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ACS患者的冠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并计算出Gensini评分。UA组和对照组清晨空腹采血,纳入AMI的受试人群为在院患者出现胸痛并怀疑AMI后即刻采血。从血液中分离血清,并用超速离心法从血清中分离出外泌体,用电镜和生物标志物蛋白(CD9,CD63,CD81)对分离出的外泌体进行鉴定。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对血清当中的外泌体 miR-21、miR-122 以及miR-126实际表达水平进行表征,应用Prism以及SPSS分析获取到的数据。统计学意义的阈值设置为p<0.05。结果:血清外泌体miR-21的表达水平在UA组相较于对照组有降低(p<0.05),AMI组相较于对照组出现明显降低(p<0.001),AMI组相较于UA组其表达无明显改变。血清外泌体miR-126的表达水平在UA组相较于对照组出现明显升高现象(p<0.001),AMI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AMI组相较UA组表达出现升高(p<0.01)。血清外泌体miR-122的表达水平在UA组较于对照组出现明显升高现象(p<0.001),AMI组相较于对照组表达明显升高(p<0.001),AMI组相较于UA组其表达也发现明显升高(p<0.001)。皮尔逊分析表明,血清外泌体miR-21,miR-122和miR-126与年龄、性别、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肌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糖、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不具备相关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外泌体miR-21在AMI组的接收者的操作下的曲线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 0.8422(P<0.0001),在 UA 组为 0.824(P<0.0001)。血清外泌体 miR-126 在 AMI 组的 AUC 为 0.8489(P<0.0001),UA 组为 0.7815(P=0.0005)。血清外泌体 miR-122 在 AMI 组的 AUC 为 0.924(P<0.0001),UA组为 0.765(p<0.0001)。根据Gensini评分,血清外泌体miR-21水平与UA患者(r=0.1329;95%CI=-0.3427-0.3659;P=0.9425)和 AMI 患者(r=0.0882;95%CI=-0.2576-0.4140;P=0.6199)其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血清外泌体miR-122水平和UA患者(r=0.591,P=0.0002)的Gensini评分显示出正相关关系,和AMI患者(r=0.235,P=0.203)的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血清外泌体miR-126水平与UA患者(r=0.7137,P<0.0001)和 AMI 患者(r=0.6028,P=0.0003)的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结论:1.血清外泌体miR-122和miR-126可能作为AMI及UA诊断的生物标记物。2.血清外泌体miR-21可能充当ACS的生物学诊断标记物。3.血清外泌体miR-126水平越高可能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越重。血清外泌体miR-122水平-越高可能UA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越重。
其他文献
目的:横断面研究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低氧诱导通路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及与临床资料相关关系,分析其与疾病进展、肾性贫血、促红素低应答等相关性,为临床预测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招募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住院确诊为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长期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整体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已行血液透析治疗分为非
本文把研究范围锁定在埃及高校汉语教学领域,把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看作一个系统,选取该系统内有代表性的五所世俗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访谈、田野体验调查等方法梳理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的国别现实背景和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的宏观、微观现状及特点,最后采用宏观系统分析法总结埃及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
研究背景与目的:rt-PA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个月的无残障独立生存率。与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经rt-PA治疗的患者出血转化的风险更高,但这并不妨碍患者的总体获益。除了已知的出血转化的预测因子外,有动物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出血转化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仅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中,有研究表明较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随着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等遗传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开始出现药物抵抗等现象,因此,个体化用药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替格瑞洛,是一种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原受体途径的血小板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癫痫的发病机制。而中国北方癫痫患儿普遍缺乏VD。本研究在癫痫患儿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探讨VD添加治疗对癫痫疗效的影响,以期对中国北方癫痫患儿添加VD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科门诊的77例癫痫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均给予常规AEDs治疗,其中42例添加VD治疗的患儿为VD添加组,
目的:研究95例儿童闭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闭塞性支气管炎的认识。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二科住院治疗并行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闭塞性支气管炎的患儿病历,共95例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分析闭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1.一般资料:纳入研究中的95例闭塞性支气管炎儿童,男61例,女34例。年龄16个月~15岁,平均年龄(6.33±3.51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为诊断血管狭窄的确诊标准,制定出TCD在诊断不同程度MCA狭窄的血流速度的最佳临界值,探讨评估血管狭窄的其他指标。方法:收集于2019年6月1日-2020年11月30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有症状住院患者,完善TCD与DSA检查者。根据DSA血管狭窄程度将分为五组,分别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闭塞组。收集双侧MCA、MCA狭窄远端
研究背景:癫痫是以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短暂脑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服用抗癫痫药物仍是治疗癫痫患者的主要方法,现有的口服、静脉注射、直肠给药等方式对于癫痫急性发作不定时、不定场所等特点仍无法做到及时治疗,因此新的给药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近年来,鼻腔给药方式因鼻腔特有的生理解剖结构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于抗癫痫药物能否通过鼻腔给药入脑,对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海马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仍需进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指导治疗,以提高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01月至2019年10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首次行CAPD治疗并持续至少3个月以上的ESRD患者,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