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前后“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中国解读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che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鸦片战争始,中国被迫开启现代化进程,从物质、政治到思想文化,在面向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多方求索中,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920年前后,社会主义作为新的路径选择得到广泛关注,遂在实际参与历史进程中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向,实现了民族建国这一现代化的第一要务。理解上述现代化问题的中国解读,必须立足于中国近代史面临的独特的历史课题。作为外源型(防御型)现代化,传统与现代的紧张以中、西强弱对比的方式呈现,寻求富强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国外各种社会思潮在御侮救亡的历史主题中得到阐释,并在民族主义的历史语境中接受检验。民国成立后,共和政体很快蜕变为军绅政权,资本主义发展迟缓,农业经济持续困顿,西方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前景渺茫。此时,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新的契机,1919年巴黎和会激起的行动主义很快汇入社会主义,中国走上了一条非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并且现实地表达为反西方的民族独立斗争。社会主义用之于中国,首先着眼于对理论的最大实用性要求,其内涵的实现同样需要在中国历史境遇中得到解读。1920年前后随着中国现代化路径选择的转向,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归入政治革命的历史叙事,但缺少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和充分的现代启蒙,中国的社会主义将同时面临各种前现代的困扰和现代性的挑战,从传统到现代之路任重道远,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难题。本文立足于新的时代平台,通过对1920年前后中国现代化之路急剧转向的历史考察,既试图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之固有逻辑,也希望达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更深地理解。
其他文献
1912年8月,除绥来(今玛纳斯)至阿勒泰、奇台至科布多因不通邮递酌留驿站外,新疆境内各属驿站裁撤完毕。裁驿归邮的完成标志着邮政在新疆的全面建立。新疆邮政创办后,在中华邮
通过对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方言馆学者,天文学家、数学家贾步纬的相关史料的发掘与整理,试图再现清末学者贾步纬的生平与学术历程,反映出清末中国天文学学者的研究状况与洋务
建国以来,由于受到了“人定胜天”、“向湖泊要土地”等一系列错误政策的影响,人们对鄱阳湖区进行了空前的带有掠夺性质的围歼。这在极大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却又严
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英译陆国芬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来华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外商所处的国家及地区分布也越来越广。记得最早
新中国刚成立时,兰州市还是一个不到二十万人口的城市,百废待兴,经过不到三十年的恢复和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城市。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前,兰州重工业
我们仍使用传统的“顺序数词”这个语法名称。比较而言,顺序数词在整个俄语语法体系中算是比较“简单”的,在语法书中对它也着墨不多。但是,你切莫小觑。作为“数词”的一类,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慈禧、光绪等人被迫离京,开始了以“西巡”为名的流亡之路,直到光绪二十七年,与八国联军达成和议后,慈禧等人才返回北京重建统治秩序,历
在简要介绍篇章的向量空间模型表示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段间相似度和关系图进行篇章分析的方法,包括结构分析、主题分析和聚类、浏览与跳段阅读,通过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