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模型的颅面复原技术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o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统计模型引入颅面复原领域,通过对CT切片图像三维重建和特征点标定,建立颅骨和面皮的统计模型,将统计模型分为已知和未知两部分,利用统计模型获得的先验知识加上待复原颅骨数据,来估算面皮数据;针对法医学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统计模型的颅面复原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法医学计算机辅助颅面复原,取得了满意的复原效果。主要研究进展有:1)颅面数据获取。由医学影像设备采集得到CT图像,对CT图像进行去噪、图像校正,提取图像的轮廓边界,使用移动立方体法重建三维表面,得到的三维模型可以作为统计模型的训练样本。2)颅面特征点标定。实现了两种特征点标定方法:第一,针对传统手动标定系统的不足,设计了一套交互式的特征点标定系统,提高了特征点标定的准确性;第二,提出了一种半自动特征点标定算法,将相关角度分布算法引入特征点标定,通过对特征点的相关角度分布和模型点的相关角度分布作比对,找到模板特征点在待标定数据上的对应点。3)颅面形态学统计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将标定好的三维模型作为样本,对样本集作统计训练,建立一个样本集的统计模型,用统计模型加上模型的形变部分来表示新的模型。4)模型匹配方法研究及数据恢复。通过之前建立的统计模型对缺失的面皮数据进行恢复,并研究了多种条件对恢复效果的影响。5)系统设计实现。针对法医学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统计模型的颅面复原原型系统。根据复原的过程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将三维重建、特征点标定、模型配准等过程以子系统的形式实现。将现代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复原结果更加科学可靠。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繁荣,工作流技术在计算机应用领域迅速发展,它可以优化企业经营业务流程,促进各部门协调工作,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由于针对工作流
随着现代社会对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CPU处理能力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依靠提高CPU主频来提高处理能力的方法由于受到功耗和设计复杂度的制约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的B3G/4G移动通信系统将会是由多种无线接入技术融合而成的异构网络。其中移动节点如何选取一个最适合的网络,成为异构网络融合的关键问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多媒体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版权保护与认证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字水印技术的出现为这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一般的水印在嵌入提取过程
随着P2P技术的发展,其在互联网应用中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和重要性。它是一种不依赖服务器的分布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可用、健壮、扩展和容错等性能。而移动通信服务可以从
近些年来,随着深度相机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深度图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深度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不仅有颜色值,还有相应的深度值,这为以前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
聚类分析作为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根据在数据中发现的描述对象及其关系的信息,依据各簇内对象相似性最大化和各簇间对象相似性最小化的基本聚类分析原则,将对象划分
学位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电信提供的固定电话业务已经渐渐失去市场份额,如何保留客户是中国电信面临的严峻问题。积分商城作为积分运营模式的一种实现为企业带来生机
统计学习理论(SLT)是Vapnik等人提出的一种小样本统计理论,主要研究小样本情况下的统计规律及学习方法性质。它为机器学习问题建立了一个较好的理论框架,并且在这框架下发展
RFID技术是哈里·斯托克曼于1948年在《利用能量反射进行通讯》一文中提出的一项技术,它使用射频能量为芯片的操作产生电源,使免接触操作芯片成为了可能,为IC/ID卡的读写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