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者激励理论自从19世纪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理论。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领域更是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特别是本世纪初连续爆发了世通公司安然的会计丑闻后各国政府也开始非常重视激励理论的经费投入,使其成为学术界和政界都极为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选取了两种显性激励因素——总经理的薪资水平和董事会的持股比例;七种隐性激励因素——总经理的年龄、总经理任职期限、总经理受教育程度、总经理是否多重身份、董事会的平均年龄、董事会的性别比例、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通过构建激励模型,探讨了隐性激励与显性激励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综合影响。并深入研究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两类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公司,对照分析隐性激励和显性激励对这两类公司业绩的影响。最后,文章还构建了总经理薪资模型,分别以公司业绩的好坏和国有与民营企业分类,探讨公司业绩和其他激励效果对于总经理薪资的决定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总体样本中,总经理的年龄和总经理任期时间与公司业绩负相关。总经理的受教育程度、总经理的薪资水平和董事会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2)在针对国有和民营企业对比研究中发现,总经理的年龄在国有企业中与公司业绩负相关,而民营企业总经理年纪与公司业绩正相关。总经理的薪资水平在民营企业中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在国有企业中与公司业绩无明显的关系。董事会的平均年龄在国有企业中与公司业绩负相关,在民营企业中未见明显的关系。董事会的持股比例在国有企业中与业绩呈正相关关系,而在民营企业中与业绩无明显的关系。(3)在以公司业绩好坏分类,研究总经理薪资决定因素中我们发现,在业绩不好的公司中,总经理是否多重身份,与总经理薪资水平正相关,而业绩好的公司中,总经理是否多重身份与其薪资水平无关。(4)在以国有和民营企业分类,研究总经理的薪资决定因素中我们发现,在国有企业中,总经理的任期时间越长,总经理薪资水平越高,而民营企业总经理的任期时间与总经理薪资水平无明显的关系;国有企业中,董事会平均年龄与总经理的薪资水平无明显关系,而民营企业中,董事会平均年龄越大,总经理的薪资越高;国有企业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例越大,总经理薪资水平越高,而民营企业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与总经理的薪资水平没有明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