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营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显示,我国7-18岁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从1985年的1.2%增加到2010年的14.6%。研究表明,儿童期超重和肥胖会引起近期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动脉硬化等。同时,超重和肥胖存在着从儿童期到成人期的"轨迹现象",且儿童青少年肥胖会增加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脑卒中等)的发生风险。据调查,儿童期体质指数(BMI)每增加1kg/m2,成年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的风险即增加58%。因此,早期识别超重和肥胖高危儿童,实现防治窗口"下移",才能从根源上降低成人心血管病风险。本研究利用济南市城区784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种BMI筛查标准(中国标准、美国CDC标准、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和WHO标准)来描述其超重和肥胖的分布特征,同时探讨超重、肥胖对近期靶器官损害的影响,为制定高危儿童青少年早期靶器官损害筛查及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1.基于四种BMI筛查标准(中国标准、美国CDC标准、IOTF标准和WHO标准),描述济南市城区784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2.探讨超重和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近期靶器官损害的影响。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基于2012-2014年开展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儿童心血管疾病的预警、诊治技术研究"的济南调查点数据,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济南市城区选取4所(2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中等水平非寄宿公立普通中小学校作为采样点。要求参与对象具有济南市户籍或者在济南居住一年以上。本研究最终获得有效样本共7840人,其中男生4082人,女生3758人。并选取经非同日三时点筛查之后为高血压的儿童青少年作为靶器官损害评估的研究对象,共333人,其中男生238人,女生95人。2.研究方法对受试对象进行身体测量、生化指标检测和早期靶器官损害评估指标检测。身体测量包括身高和体重,均进行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基于BMI的四种筛查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生化指标检测包括尿液生化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靶器官损害评估指标检测包括心脏检查、血管检查和肝脏检查。3.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分类资料采用n(%)表示。连续性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描述。连续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控制协变量的连续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采用Kappa检验探讨四种超重肥胖筛查标准之间的一致性;采用趋势卡方检验分析靶器官评估指标及生化指标异常检出率随BMI变化的趋势;控制性别、年龄、血压和心率等协变量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和肥胖对近期靶器官损害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四种BMI标准判定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及吻合性比较四种BMI标准判定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四种标准判定的超重检出率差异不大(中国标准:21.0%;美国CDC标准:17.2%;IOTF标准:21.0%;WHO标准:22.1%)。肥胖检出率表现为中国标准高于IOTF标准(19.9%vs.12.4%);美国CDC标准检出率为17.4%、WHO标准检出率为18.6%,略高于IOTF标准。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除中国标准与IOTF标准在女生9-11岁年龄组、WHO标准与IOTF标准在男生9-11岁年龄组的Kappa系数值小于0.6外,四种标准两两之间判定的济南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在各年龄组和性别之间的Kappa系数值均大于0.6,表明四种标准总体的吻合性较高。2.超重和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近期靶器官损害的影响调整性别和年龄后的协方差分析显示,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m)、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_C)均随BMI状态变化而呈升高趋势,高密度脂蛋白(HDL_C)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儿童LVMI升高的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4.52(95%CI:1.17-17.46)和 9.35(95%CI:2.73-32.07)。与非肥胖组相比,总体、男生和 6-11岁年龄组肥胖RWTm升高的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3.39(95%CI:1.34-8.57)、5.91(95%CI:1.32-26.48)和 6.58(95%CI:1.45-29.82)。总体、男生和 12-17 岁年龄组肥胖的脂肪肝风险均增加,OR值分别为7.54(95%CI:2.21-25.69)、6.15(95%CI:1.78-21.25)和 8.25(95%CI:1.85-36.79)。研究结论1.基于中国标准、美国CDC标准、IOTF标准和WHO的四种BMI筛查标准判定的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提示济南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处于普遍流行状态。2.超重/肥胖与儿童青少年近期LVM、LVMI、RWTm和cIMT密切相关;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儿童LVMI升高、RWTm升高、cIMT增厚和脂肪肝的风险均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