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目 的]每年大概有2.5%的发作性偏头痛(EM)患者会转化为慢性偏头痛(CM),而增加EM转化为CM的风险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缺乏普遍共识和关注,因此,本研究针对EM转化为CM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已发表的观察性队列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以提供定量和定性数据进一步明确增加EM向CM转化的危险因素。[方 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PubMed、Embase、Ovid数据库中报道EM向CM转化的危险因素或预测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的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OS)进行风险偏移评估,根据 GRADE 指南(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uidelines)对纳入meta分析的危险因素进行证据等级分级,对提取指标的分析结果采用风险比(RR)及95%置信区间(CI)进行总效应评估。[结 果]共检索到5695项研究,最后纳入10项研究。这10项研究的NOS评分结果为6-9颗星。Meta分析的结果及证据等级分级显示:EM向CM转化的危险因素中,每月头痛天数≥10天(RR,5.95;95%CI,4.75-7.46)为高证据等级,中等证据等级的结果为抑郁(RR,1.58;95%CI,1.35-1.85),每月头痛天数≥5天(RR,3.18;95%CI,2.65-3.82),家庭年收入≥50,000美元(RR,0.65;95%CI,0.54-0.79),而异常疼痛(RR,1.40;95%CI,1.23-1.59)和药物过度使用(RR,8.82;95%CI,2.88-27)的证据等级为极低。[结 论]每月头痛发作频率、抑郁、异常疼痛和药物过度使用是EM转化为CM的预测因素,而年收入超过50000美金则会降低EM进展的风险。其中每月头痛发作天数为高级别证据,抑郁、家庭年收入≥50000美元为中等级证据,异常疼痛和药物过度使用因为纳入的研究设计方法上存在局限性为低等级证据。第二部分:偏头痛持续状态慢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及其脑血流速度变化的临床研究[目 的]探讨偏头痛持续状态(SM)的临床特点及其进展为慢性偏头痛(CM)的危险因素,比较头痛发作期的SM和CM的脑血流速度(CBFV)变化。[方 法]前瞻性连续登记神经内科门诊的偏头痛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SM及CM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测量偏头痛发作时SM与CM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速度(Vs)、舒张速度(Vd)、平均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反应性指数(RI),对SM和CM头痛侧和非头痛侧的TCD参数进行对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TCD对预测SM的应用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明确SM进展为CM的危险因素。[结 果]与CM患者相比,SM的双侧头痛更少见(OR=0.22;95%CI,0.05-0.98),但疼痛程度更重(8.4±1.17 vs.6.8±1.22,P=0.02)。尽管 SM 患者合并睡眠障碍(OR=0.36;95%CI,0.14-0.93)、精神压力(OR=0.07;95%CI,0.01-0.54)以及恶心和/或呕吐(OR=0.30;95%CI,0.11-0.84)比 CM 要少,但药物过度使用(62.5%vs.51.70,P=0.01)和偏头痛先兆(62.5%vs.44.32%,P=0.04)在SM患者中更常见。SM患者头痛发作时,头痛侧和非头痛侧的CBFV没有太大差别。CM患者头痛发作时,非头痛侧椎动脉的CBFV较疼痛侧减慢。头痛发作期间,SM患者前循环的CBFV较CM患者减慢。ROC曲线表明,双侧ACA的Vd、Vm以及头痛侧MCA的Vd可以作为鉴别SM与CM的预测指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药物过度使用(OR=4.19;95%CI,2.25-7.81,P=0.03)、精神压力(OR=14.23;95%CI,1.79-112.62,P=0.012)、恶心和/或呕吐(OR=4.47;95%CI,1.42-13.98,P=0.01)是导致SM进展为CM的潜在危险因素。[结 论]SM在临床表现上与CM存在差异,头痛发作期间,SM患者的CBF相对稳定,CM患者非头痛侧椎动脉的CBFV较头痛侧慢,而SM患者前循环的CBFV比CM患者减慢。TCD对于诊断SM有一定价值。药物过量使用、精神压力以及偏头痛伴随的恶心和/或呕吐是SM进展为CM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