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结构及组成对合成酯摩擦特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mpire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偏苯三酸酯、季戊四醇酯以及合成酯型摩擦改进剂SE和GI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在球-盘点接触光干涉试验机上,测量了三种偏苯三酸酯以及添加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A)粘指剂后的三种偏苯三酸酯的弹流膜厚。研究发现,添加PMA可以增加偏苯三酸酯的粘度,但不会增加弹流油膜厚度。随后,使用SRV-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添加3%PMA对边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的影响,并考虑了温度和载荷的作用。结果表明,通常条件下PMA的加入会降低摩擦系数,但在高温和高载荷条件下作用有限。其次,研究了三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季戊四醇酯的成膜特性与抗磨减摩性能。光干涉弹流实验表明烃链长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季戊四醇酯的粘度以及油膜厚度。微动摩擦磨损实验表明,在不同载荷和温度条件,随着分子链长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均减小。而随着实验载荷、温度及频率的增加,磨损体积增加,季戊四醇酯的抗磨性能变差。最后,采用四球试验机,对所制备的新型合成酯型摩擦改进剂SE和GI在聚烯烃(PAO)基础油以及发动机油5w-30中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摩擦改进剂甘油单油酸酯(GMO)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E和GI与GMO在PAO和5w-30中均能降低基础油的摩擦系数,提高其抗磨损性能。高压差示扫描量热实验表明,SE在PAO和5w-30中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24日,《荆门晚报》报道了湖北市荆门市区苏畈桥停车场轿车遥控器失灵的事件,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广泛关注,众多车主怀疑有人利用干扰设备谋划非法活动。
本实验进行了杂交瓠瓜(瓠瓜(♀)×苦瓜(♂)]抑菌组分的分离及其抑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瓠瓜水提物采用乙醇沉淀法分离得到的醇溶组分具有抑菌活性,该抑菌组分对7种供试的
研究了一种针对水产品中残留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进行净化前处理,以乙腈-醋酸铵缓冲液作流动相分析食品中的孔雀石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大部分无线电设台单位都能依法申请,合法使用,按期缴费。但有部分设台单位法规意识淡薄,拖延甚至欠缴频率占用费。鉴于此,辽宁省大连无线电管理局从2011年年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对蕨菜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研究。选择料水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作为
本文选用TPO、651两种光引发剂,分别配制引发剂浓度为0.25、0.5、1、2wt%的不饱和聚酯体系.通过测定光固化试样的显微硬度分析光引发剂浓度对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引
通过研究溶液接枝反应制备了尼龙6(PA6)与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PA6-g-SMA),研究了SMA/尼龙6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接枝率及熔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