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营养素能够影响脊椎动物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凋亡、存活等生命过程,但其功能的发挥则需要Trk和p75NTR两种膜受体的存在。TrkA受体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同其它酪氨酸激酶受体一样,其受体膜内区的酪氨酸被磷酸化后,可以被其它信号分子识别,为信号的传导提供有关蛋白的募集位点。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受体Met也是一种酪氨酸激酶的受体,它的酪氨酸激酶区同TrkA相比具有37%的同源性,已有研究报道该受体能够与一种称为RanBPM的蛋白相互作用,并激活下游的Ras信号通路。基于上述考虑,加之在前期工作中我们曾发现p75NTR与RanBPM有结合作用,推测TrkA有可能与RanBPM间亦存在相互作用,进而有望解释Trk和p75NTR异源双体的形成和信号传导中的一些问题。为此,我们 1、通过酵母双杂体系、GST pull-down实验、免疫共沉淀和免疫杂交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方法证明了TrkA的膜内区能够与RanBPM相互作用。 2、通过酵母双杂实验及体内实验证明RanBPM的SPRY结构域参与了同Trk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利用酵母双杂体系证实是TrkA的酪氨酸激酶区负责与SPRY相互作用。 文献报道p75NTR和TrkA的膜内区不能相互结合,因此我们推测RanBPM可能是将两种受体连接起来形成异源双体的原因之一。通过研究证明: 1、RanBPM能够募集TrkAICD及p75NTRICD,使三者以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2、运用质谱的方法发现,在以上的免疫复合物中还有HSP70、HSP90,β-actin,eIF4A的存在,经酵母双杂验证TrkAICD及p75NTRICD都能够与eIF4A相互作用,并且TrkAICD能够与HSP70相互作用。 我们又通过实验对参与神经递质释放的蛋白snapin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在酵母体双杂体系中TrkAICD、p75NTRICD及RanBPM均能够与snapin相互作用,并且体内的免疫共沉淀和免疫杂交实验证明了TrkAICD能够与snapin相互作用。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为神经细胞中信号的传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更好的研究神经信号的传导中TrkA与p75NTR受体的功能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并且为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