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的二阶变异体约简方法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阶变异测试向原程序人工注入两个缺陷,相比于一阶变异测试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的错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但二阶变异测试过高的成本给其应用带来了阻碍,其中如何削减变异体的数量是变异测试成本降低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二阶变异测试中,会生成大量对提升测试集的质量没有帮助、容易被测试集杀死的冗余变异体;同时也会生成与原程序相似的、难以杀死的变异体,这部分变异体不仅可以用于测试集质量的提升,还可以替换组成它的一阶变异体以降低测试成本。然而,传统方法在解决该问题时,一方面难以精确找到这类高质量的二阶变异体,另一方面对潜在的等价变异体缺少有效的处理策略,并且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本文将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二阶变异体的约简中。首先,本文提出的方法包括修改Mu Java项目的源代码使其支持二阶变异,并记录变异体的必要特征。其次,本研究选择改进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作为核心算法,将二阶变异体约简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最后,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使用Git Hub中的三个典型的实验室程序来评估所提方法,并与三种典型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相比其他算法在解集的支配性和多样性上表现得更好,不仅能大幅约简二阶变异体的数量,而且可以找到更多强包含二阶变异体。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致力于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目标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高职教师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水平,进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探究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立体课堂建设的相关问题。
2020年8月14日和15日,美国加州电网发生停电事故,共约81万人次受到停电影响。文中对该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借鉴和参考。首先,对此次极端高温天气造成的切负荷和轮停事件进行介绍,分析总结造成该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引入2个新能源反调峰特性的量化评估指标。然后,根据加州电网的实际,给出了加州相关机构针对该事故的短期及中长期应对措施。最后,结合此次停电事故所暴露的问题,从3个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英语课堂既要传授知识技能又要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强调从政治上、道德上和文化上系统地影响学生。以课程思政为基础,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本文对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职英语课程建设,旨在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着力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近年来,劳动教育逐渐得到广大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综合国力各方面得到了稳步快速提升,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但实际上很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劳动观念认识不足、高校劳动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劳动实践教育平台欠缺。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部分高校劳
21世纪以来,国内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大量涌现,相对而言针对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却较为稀缺。通过刻画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产业协同创新的前沿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推进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筛选出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1—2021年的634篇相关文献,借助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高频词时区划分以及关键词聚类等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国内产业协同创新研究的演进路径
<正>机器人编程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拓展课程主题,有利于培养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这类课程通常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正是当前教研的热点话题之一。但项目式学习的成效比较难通过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因此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进造成了困难,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探索机器人编程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成效,理解机器人编程课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力求对项目式教学有新的启发。
期刊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演化,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势必对中国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劳动力收入分配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使性别工资差距呈现新特征。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刻画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影响技能工资差距进而影响性别工资差距的经济逻辑;然后利用IFR机器人数据、第二次经济普查微观企业数据测算各城市工业机器人密度,并在匹配微观个体和城市变量的基础上,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工业机器人应用对
安徽宣城长山地区位于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扬子地块的南东缘,构造活动强烈,侵入岩体具有多期次,分布范围大,与围岩同化混染强烈,并且存在磁异常等有利的成矿条件。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地面物探、钻探验证,对研究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及其矿化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总结了该区的成矿规律,指出研究区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及矽卡岩型铜矿的有利条件,同时该区还可能存在铅、锌、金等矿产。为该地区
熔化和凝固实验在课程标准中不是学生必做实验,但从实际教学效果出发,将冰熔化实验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并尽量设计出水凝固实验进行观察对比,让学生从直观的现象中自然生成物理知识,是极有必要的。本文针对冰熔化实验客观操作难度,分享本人探讨的优化冰熔化和水凝固实验的改进措施。
通过LC-MS/MS法测定乳粉中的高氯酸盐含量,确定其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参考BJS 201706《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根据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查找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分量,优化其测定方法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乳粉中高氯酸盐的含量为23.6μg/kg时,高氯酸盐浓度在1.0 ng/mL~100 ng/mL范围内,线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