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源文本选自英文小说《灾难之后》的前两章。该小说以一场曾经真实发生在印度古吉拉特的地震为原型,讲述了救援工作者在灾后救援过程中遭遇的各种艰难险阻,却仍不放弃,最终挽救众多生命的故事。作者韦亚特·丁带领读者跨越时间和空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引人深思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个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小说中主人公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传播了正能量。原文节选内容讲述了地震发生后,救援工作者为救援工作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及具体的施救行动,属于信息型、表达型的复合型文本。为了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增加读者关注度,同时为了保持原作的简洁风格,平衡译文的篇幅,译者采用了显隐化翻译策略。报告中,对于显化策略的具体应用,译者主要从词、句、篇以及文化层面介绍。词汇层面包含大量的抽象名词,译者采用了解释说明的翻译技巧;句子层面包含大量插入语、从句等结构,译者采用重组的翻译技巧;语篇层面包含大量的逻辑关系和指示代词,译者采用了增译和解释说明的翻译技巧;文化层面涉及一些文化专有项和习语,译者采用了加注和解释说明的翻译技巧。隐化策略的具体应用,译者也从词、句、篇以及文化层面报告。词汇层面包含大量的次要信息和细节描写,译者采用了删除的翻译技巧;句子层面含有大量被动结构,译者采用了省译的翻译技巧;语篇层面包含大量人称代词和替代,译者采用了省译的翻译技巧;文化层面有一处文化专有项,译者采用了概译的翻译技巧。本报告展示了以显化和隐化策略翻译地震灾难小说的过程。翻译过程中,译者以显化和隐化策略为指导思想,这对翻译同类型的文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也为显隐化策略的运用提供一点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