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特夫中国农业观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颇具争议的学者,德裔美籍历史学家卡尔·奥古斯特·魏特夫长期研究中国,其思想历程与中国密不可分,学术成果大多聚焦于中国问题上。国内外学术界对魏特夫所创建的“东方专制主义”理论关注度高,但对于他有关中国农业问题论述研究相对不足。尽管带有比较明显的政治偏见,但是魏特夫的中国农业观深刻揭示了中国农业与水利的密切关系,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基础地位。立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对中国水利灌溉的论述、琼斯和穆勒的东方专制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和“多线论”观点、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和东方社会思想,魏特夫对中国农业进行了全面解读与评价。在魏特夫看来,中国农业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特征:一是中国农业依托“治水”,治水源于地理因素、统治所需,治水能壮大农业、保护农业、发展农业;二是中国农业决定“专制”,专制源于“治水”社会、统治力量,中国的农业灌溉能产生专制权力,中国的农业用地能影响专制政权;三是中国农业连接“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源于农业管理官僚制度和集体农业,它降低了中国农业生产者的热情、共产主义会导致农业危机。显然,魏特夫的中国农业观在理论模式上削足适履、政治立场上存在偏见、价值判断上有失公允。尽管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但魏特夫的中国农业观仍然影响了学界理论、农村建设,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必须从粮食生产上、经济建设上、国家自强上明确我国农业基础地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都需要水利,必须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必须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农村管理组织上、农业社会服务上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
其他文献
调查抚州市林改前后的森林资源流转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和完善林改配套措施提出若干建议。
墨家学说至战国中期已成为显学,给予庄子以较多影响:(1)墨子批评周礼繁琐,庄子则以周礼反自然而予以否定.庄子赞同薄葬节丧,以寓言故事嘲讽厚葬久丧之害,并从自然高度给予薄
预警反击作战是我军未来作战的重要样式,为规划我军预警反击作战装备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解决装备技术科学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管理问题,本文分析了现有装备技术体系建设中存
<正>‘植物工厂’的广义定义为,在一定生产管理下的全年无休的植物生产系统;若以狭义观点来说,则是指在完全人工环境下的全年无休的植物生产系统。其实‘植物工厂’并非新名
会议
目的:通过人群干预研究,观察核桃对学生记忆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设计,将120名学校、家长和学生自己均知情同意的初中生,年龄12.6~14.0岁,随机分为核桃干预组
军事地理学是研究军事问题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在地理科学和军事科学中均占有一定的地位。目前,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性已为决策层及绝大多数学者认可,尤其美军近几场现代战
会议
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宜居"已经成为建设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的首要目标。在规划领域,城市设计日益成为各层次规划研究的方法,而城市设计导则是实现上述目标过程中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