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有着7000多年用玉历史的文化古国,在古玉中玉礼器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而玉璧这种神秘的玉礼器一直贯穿着中国用玉历史的始终并且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史前文化因为没有文字的出现,后世对其的记载也相对较少,所以对玉璧在史前文化时期内的发展演变与功能作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在充分查阅了大量出土玉璧的史前墓葬发掘报告以及前人编写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古籍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实物图片和线描图对史前玉璧进行研究。首先,从玉璧出土较多的红山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来总结出玉璧的发展是最先从东北部的红山文化开始,而位于安徽省的凌家滩文化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位置上都与这几种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是连接南北文化玉璧的重要纽带。至于作为后起之秀的齐家文化由于处于黄河流域,所以与前几个文化都有交流。其次,对现今发掘出土的史前文化玉璧的形制和纹饰进行整理和归纳,对不同地区发现的相同形制的玉璧进行比较分析,反向推论出各史前玉璧出土最多的六个文化时期之间的发展与交流,得出正确的玉璧发展顺序,并且根据玉璧形式推到出玉璧的功能。然后,对玉璧在当时的出土位置及出土形式进行总结,确认了玉璧的礼天地功能、敛葬功能、钱币的功能与作为音律的功能。最后,通过对不同材质与玉璧的搭配设计、造型艺术在玉璧首饰设计中的创新与运用,到古董玉璧的再设计,总结出了玉璧设计中的优缺点,最后根据玉璧本身的吉祥寓意与其简单素雅的形制设计制作出自己的毕业作品《似水年华》,作品体现了玉璧祈求平安、幸福、美好的功能,并且运用了花丝烧蓝等繁复的传统制作手法与简单的素面玉璧结合,既具备了时尚感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韵。对史前玉璧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对神秘的史前加工工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玉璧形制的了解来推测史前的一些礼制文化,对这些文化的推测可对于我们在日后的中国礼仪制度及中国工艺美术的研究都有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