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L101A铝合金由于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和力学性能,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和摩托车轮毂制造业中。汽车和摩托车轻量化发展对ZL101A铝合金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指出“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因此,从热处理工艺着手,对其进行优化,以达到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对ZL101A铝合金车轮的T6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对ZL101A铝车轮热处理工艺制度的制定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研究发现:⑴ZL101A铝合金固溶温度≤535℃时,强化相固溶不够充分,硅共晶形态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535~540℃时,除共晶硅略显粗化外,共晶硅形态更加圆整化,强化相固溶更加完全,组织较细,硬度、力学性能较高;≥540℃时,由于固溶温度较高,硅共晶颗粒粗化,出现微小圆球形和三角形复熔物,显示出过烧特征;如果固溶温度持续升高,会引起共晶硅长大和共晶体复熔而出现复熔球和晶界的复熔现象,严重影响其力学性能。因此,确定较为合适的固溶加热温度为535℃~540℃。⑵固溶阶段,ZL101A铝合金随固溶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硬度会有所增加;在530℃、550℃固溶时,分别保温5h、7h可得到较高力学性能;在535℃、540℃固溶时,分别保温6h、5h可获得更高的力学性能。⑶时效温度对ZL101A合金的性能影响较为突出。实验选取120℃、130℃、140℃、150℃四个不同的温度进行时效处理。依据硬度、强度指标(δ、σb、σ0.2)检测结果,认为最为有利的时效温度是130℃、140℃。若时效温度过低,由于扩散困难,ZL101A铝合金GP区不易形成,时效后强度、硬度低;时效温度过高,扩散易进行,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相的临界晶核尺寸大,时效后强度、硬度偏低,即产生过时效。因此,本次确定最适宜的时效温度是130℃、140℃。⑷实验选取2.5h、3h、3.5h、4h四个不同的时效保温时间进行时效处理。在合金性能上,硬度、强度表现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依据性能检测结果,确定最佳时效保温时间为3.5h、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