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地繁殖,并进一步保存秦巴山区的野生百合,本试验以秦巴山区野生的宜昌百合〔L.leucanthum (Baker) Baker〕和卷丹(L.lancifolium Thunb)为主要材料,分别研究了试管苗的获得和诱导试管鳞茎膨大的诸因素以及试管苗移栽这三方面的内容,结果如下:1.野生宜昌百合的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鳞片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 2.0 mg/L+NAA 0.05 mg/L,鳞片分化不定芽的能力为基部>中部>上部;叶片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1 mg/L+2,4-D 2.0 mg/L,叶片不定芽的诱导率为基部高,中部和尖部低;不定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05 mg/L;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NAA 0.4 mg/L+AC 1.0 g/L。通过该试验得出鳞片和叶片分化不定芽存在明显的位置效应。2.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研究主要探讨光周期、温度、多效唑及培养基中硝态氮和氨态氮的比例和总量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得出结果:不同暗期处理对试管鳞茎的鲜重和直径影响显著,以12和16 h/d暗处理的效果最优;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的培养基蔗糖利用率不同,16 h/d暗处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2℃最适宜鳞茎的膨大,而有效重量百分率是28℃下的最大。温度为22℃时培养基中蔗糖的利用率最大,利用效果最好。卷丹试管鳞茎形成的适宜多效唑浓度为12 mg/L。NH4+/NO3-的比值为30/40时,鳞茎的鲜重达到最大,有效重量百分率也达到最大,并与其余处理形成显著差异;总氮量为70 mM时试管鳞茎的鲜重达到最大,效果最好。3.野生卷丹试管苗的移栽在1/2 MS的基础营养液中添加10 ml的(NH4)2SO4(10.31 mM),苗子的长势最好。多效唑处理得到的试管鳞茎移栽成活率比氮素处理的高,同时叶片也较宽;氮素处理得到的试管鳞茎株高较高,叶片数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