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教育活动中的越轨行为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de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越轨行为一直是教育者、家庭和社会人士高度关注的问题,学术界也对大学生的越轨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有关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越轨的资料,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对教育活动中的越轨行为的态度、意愿和越轨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对越轨行为的态度、意愿和越轨行为的因素,运用越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其展开进一步地分析,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将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越轨行为分为违反公共道德行为、学习过程中的越轨行为和生活上的越轨行为三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越轨行为并未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在学习过程中的越轨行为较为突出;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越轨行为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越轨行为的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大学生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同辈群体因素,尤其是同辈群体因素对其影响尤为突出。对于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越轨行为的防范和控制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家庭作为“人性的培养所”应当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注重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化主体,应当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应该努力引导大学生健康地成长;班级作为大学生最为重要的同辈群体,应当加强群体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风气,而大学生积极的个人追求也至关重要。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说明了理论依据、核心概念、研究内容和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调查地概况和样本特征说明。在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调查地的基本情况、样本抽取的方法和样本的特征进行了说明。 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越轨态度、意愿和越轨行为分析。在这里,通过频次分析和判别分析,对大学生对教育活动中越轨行为的态度、意愿和越轨行为进行了了解;通过交互分类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它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为原因分析部分。在这部分中,运用越轨社会学理论,对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越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原因分析。 第五部分为结论和讨论。在这一部分中,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越轨行为表现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说明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乡村的纠纷足以牵动整个国家的神经,基于此,本文以山东西南部庙村与柳村的纠纷调解为案例,从社会学视角予以解读,试图探讨乡村社会纠纷调解过程的实践逻辑。
本文以“阶级”与“地位团体”为核心概念,从源头追溯了马克思与韦伯对资本主义的不同观点,并展开了对二者关于资本主义的比较研究。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追溯了早期政治资
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实现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将“管理民主
本研究在我国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强调扩大政治参与的背景下,以当代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主要以政治参与理论和政治社会化理论为支撑,采用问卷调查和个
本文从拓展训练的起源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先后介绍了拓展训练的意义和影响,说明拓展训练可以作为一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教育形式来推广。但是,由于现有社会培训机构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