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甘油三酯对油脂风味贡献的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ea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人们对植物油、动物肉及其制品的挥发性风味研究较多,而单独以动物油脂作为对象,研究其呈味特性的并不多见。研究动物油脂风味成分对食品加工、烹饪、食品风味、肉类香精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动物油脂风味的研究提供更多具有参考性的结论支持。实验以牛油、羊油和猪油为原料,分离提取甘油三酯,然后测定室温及180℃加热不同时间(3、5 h)后的过氧化值、羰基值、酸价、脂肪酸组成、挥发性成分以及感官评价,分析甘油三酯对动物油脂特定风味的贡献。过氧化值、羰基值、酸价采用国标方法或改良的国标方法进行测定。脂肪酸组成的测定采用GC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动物甘油三酯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和富集,用GC-MS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定性分析,使用“ROAV”值法对主体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氧化时间延长,甘油三酯的过氧化值、羰基值、酸价均呈增大趋势,而且氧化程度越大感官气味越差,感官评价值越高。(2)三种动物油脂中主体挥发性成分差异不大。牛脂中主体挥发性成分有8种,羊脂中有6种、猪脂中有9种,其中主要以醛类为主,另外还有1-辛烯-3-醇。(3)三种动物油脂与对应甘油三酯的挥发性成分差异不大,区别在于3-甲基丁醛,而它是Maillard反应的降解产物,在甘油三酯中未检出。(4)三种甘油三酯不同加热时间下的主体挥发性成分差异不大。结合感官分析结果可知:(1)甘油三酯对动物油脂的特征风味贡献甚微。油脂风味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脂质氧化衍生醛是主要的挥发性气味物质。(2)三种动物油脂感官差异明显,但主体挥发性物质差异不大,表明油脂风味不仅与挥发性气味成分的种类有关,也与挥发性物质成分的量存在相关性。量的差异可能导致风味的差异。
其他文献
黄瓜疫病是我区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田间病株表现的症状、黄瓜疫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影响发病的因素及防治技术等进行
<正>管理职能的划分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介绍基本管理职能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管理职能的整体性和开放性特征,并认为,管理职能理论的分歧,不仅由于各学派的研究
会议
摘要:目的:探讨将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应用到全科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2011级全科医学本科班学生79名,实验组在绵竹市人民医院接受全过程教学的学生39名,对照组为在成都医学院其他教学基地的医院接受理论教学的全科医学生40名,实验组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比重,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每周末半天到社区服务中心学习;进入临床实习后,选拔39名技能培训导师对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实习结
摘要:课堂导入简而言之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开始,更是开启学生心扉、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敲门砖和金钥匙。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导入;导入方法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