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研究——以天津8.12大爆炸事故为例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爆炸式”传播模式、“随意性”发布特点、“弱连接”作用模式,一方面为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及时获取、发布危机信息从而有效进行舆论引导和危机沟通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又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舆论导向性、管理时效性、决策准确性、信息透明性、处置有效性提出了有力挑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充分把握新环境下公共危机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传统公共危机治理机制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有效治理公共危机,提高政府公信力,形塑政府形象,是政府亟需面对的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课题。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拟从危机治理理论、信息传播理论、政府公共关系理论等理论工具出发,结合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的8.12天津大爆炸事故,对互联网时代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为网络时代公共危机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整体来看,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以外,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互联网时代与公共危机治理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时代为政府及时获取信息和有效发布信息、进行舆论引导和信息沟通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互联网时代也对政府的舆论导向性、管理时效性、决策准确性、信息透明性、处置有效性提出了挑战。第三部分通过对“8.12”天津大爆炸事故的案例分析,揭示了互联网时代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一是对互联网作用重视不够导致公共危机治理效率不高;二是对互联网监管力度不够导致网络谣言迅速滋生和蔓延;三是对网络舆论反应不及时导致社会公众质疑增加;四是专业机构和人才缺乏导致对网络危机应对不力;五是新环境下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公共危机治理缺乏制度保障,六是对非政府组织作用重视不够导致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参与不足,该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四部分笔者提出了互联网时代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几点对策建议:一是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作用;二是加强网络自律和网络把关,创造良好的危机治理舆论环境;三是加强网络时代危机治理的专业机构和人才建设,创新舆论管理;四是加快网络时代公共危机治理的法制化建设步伐;五是加强网络时代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该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中对政府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范:“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政府债务不能通过企业举借,企业也不能够将债务交由政府偿还,实际借贷的过程中要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这就严格规定了以后政府不能再以企事业单位的名义,也就是包括融资平台公司来举债,融资平台转型是势在必行。本研究首先从研究背景和目的方面引入研究主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人口众多,因此输电线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布的范围也非常广泛,而输电线路通常是架设在室外的,所以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雷电对输电线路所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以35kV输电线路为例从雷电灾害的产生原因和防雷技术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希望本文内容可以对相关人员有所受益。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应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