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士奇是康熙朝的学者和文官,具瑰丽博大之才,负湛深灏衍之学,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的文学著作也颇丰,有《清吟堂集》《扈从东巡日录》《扈从西巡日录》《竹窗词》《城北集》《归田集》等。《清吟堂集》是高士奇重返内廷到再次请辞归乡期间,即康熙三十三年(1694)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间创作的诗集,其中有四卷扈从诗,是高士奇扈从康熙亲征噶尔丹时所作,共一百九十四首。这些诗歌潜藏着高士奇的心绪,表现了他从心向清王朝到对仕途产生彷徨,再到决意逃离官场的心路历程;这些诗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状况,见证了康熙朝藩部归诚的历史,边塞交通和农牧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这些诗歌对地理空间的书写,可以显露当时已经初显的疆域意识、关隘创设的双重意义,以及作者对清王朝实现大一统的豪迈与自信;这些诗歌在意象的选取与组合、情景相生与物我相冥之意境的营造上也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