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和配偶的疾病认知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慢性乙肝患者疾病认知状况、情绪调整、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认知、情绪调整、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的横断面研究设计。总共134名慢性乙肝患者参与了调查,测量的量表包括疾病认知调查问卷修订版(TheRevised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IPQ-R)、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Olson婚姻满意度与交流问卷(ENRICH)、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Patient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QLS-CHB)。结果1.患者疾病认知中情绪陈述及相关性因子与情绪调整、应对方式呈负相关,情绪陈述与自我效能感有负相关,控制性因子与情绪调整、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整、应对方式间呈正相关。2.疾病认知中控制性因子、情绪调整与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维度呈正相关,而相关性和情绪陈述因子则与上述三个维度呈负相关;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各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生理维度呈现正相关;而疾病认知中的病程与严重后果因子还有患者的婚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未发现显著的相关。生活质量高分组的疾病控制性认知、情绪调整、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得分明显高于低分组的得分,高分组的疾病相关性、情绪陈述认知显著低于低分组的得分。3.疾病认知各因子、情绪调整、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对生活质量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①病程认知对生活质量的心理与社会维度有负性的影响;②严重后果认知对生活质量社会维度有负性的影响;③控制性认知对生活质量生理、心理与社会维度有正性的影响;④相关性认知对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维度有负性的影响;⑤情绪调整对生活质量生理、心理和社会维度均有显著的正性影响;⑥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对生活质量心理维度有显著的正性影响。4.经中介变量的检验程序,结果示情绪调整为疾病认知与生活质量间的完全中介变量,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为部分中介变量。结论1.患者疾病认知的控制性因子、情绪调整是生活质量生理维度的积极因素,相关性因子是其消极因素;患者疾病病程认知因子、相关性认知因子是生活质量心理维度的消极因素,而控制性因子、情绪调整、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是其积极因素;疾病病程认知和严重后果认知因子是生活质量社会维度的消极因素,而控制性因子、情绪调整是其积极因素。2.随着疾病控制性认知的提高,患者情绪调整、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均有所改善;随着疾病相关性、情绪陈述认知的降低,患者情绪调整、应对方式均有所改善;患者疾病控制性认知、情绪调整、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得分越高,疾病相关性、情绪陈述认知的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好。3.疾病认知通过情绪调整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部分通过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了解慢性乙肝患者配偶疾病认知、情绪调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的疾病认知、情绪调整、婚姻满意度进行调查的横断面研究设计。总共134名慢性乙肝患者配偶参与了调查,用于测量的量表包括疾病认知调查问卷修订版(The Revised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IPQ-R)、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Olson婚姻满意度与交流问卷(ENRICH)。结果1.患者及配偶的疾病认知在病程、严重后果、控制性及情绪陈述因子上无明显差异,两者的相关性认知有显著性的差异,配偶认为患者对疾病相关的了解程度比患者自身认知的要差。配偶与患者疾病病程、控制性及相关性认知缺乏显著相关,而严重后果与情绪陈述均呈显著正相关。2.配偶控制性认知与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和社会维度呈正相关,配偶疾病相关性认知与生活质量症状维度呈正相关,配偶情绪陈述认知与患者情绪调整、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维度呈负相关,配偶情绪调整与患者情绪调整及生活质量心理维度呈正相关;配偶相关性认知与自身情绪调整呈负相关,配偶的婚姻满意度、控制性认知与自身情绪调整呈正相关。3.配偶疾病认知各因子、情绪调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①配偶情绪调整对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维度有正性的影响,且与患者的情绪调整存在交互作用;②配偶严重后果认知对患者生活质量社会维度有负性的影响,与患者严重后果认知存在交互作用;③配偶控制性认知对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心理和社会维度都有正性的影响,且配偶控制性认知与患者控制性认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4.患者生活质量高分组的配偶疾病控制性认知和情绪调整得分较高,疾病情绪陈述认知得分较低。结论1.慢性乙肝患者和配偶的疾病认知差异性并不明显;配偶疾病认知的控制性因子是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心理和社会维度的积极因素,且这种积极影响是通过患者自身的控制性作为调节的;配偶严重后果的认知因子是患者社会功能的消极因素,且也是通过患者自身的后果认知作为调节的。较高的配偶控制性认知和较低的情绪陈述认知对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2.配偶的情绪调整状况是患者生活质量生理维度和心理维度的积极因素,这种影响是通过患者的情绪调整作为调节的;配偶情绪调整还有利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提高。目的初步探讨针对慢性乙肝患者及配偶的疾病认知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病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心理干预组与药物治疗组对照的前瞻性干预研究设计,系统比较了两组间在疾病认知、情绪调整、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以及肝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前后的差异,同时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预测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至心理干预组或药物治疗组,入组时心理干预组65人,药物治疗组69人,最后心理干预组54人,药物治疗组52人完成了研究。被试在入院后即与配偶一起进行基线指标的测量,包括疾病认知调查问卷修订版(The Revised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IPQ-R)、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Olson婚姻满意度与交流问卷(ENRICH)、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Patient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QLS-CHB),治疗后6周、12周对患者进行上述指标的追踪调查。结果1.干预组与控制组治疗前后的疾病认知各因子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除控制性因子得分升高外其余因子均有明显降低;心理干预组在疾病认知各因子方面减分的差值均显著高于控制组。2.干预组与控制组情绪调整、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在治疗后的得分都有显著的升高;干预组治疗前后减分的程度显著高于控制组。3.对于生活质量各维度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结果如下:①对于生活质量症状维度的分析显示,时间因素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组别因素的主效应也达到显著性水平;组别和时间因素两者的交互作用也很显著,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在时间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在时间2、3水平上无明显差异;②对于生活质量生理维度的分析显示,时间因素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组别因素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在时间1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在时间2、3水平上差异显著。③对于生活质量心理维度的分析显示,受疾病相关性认知、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与时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时间因素的主效应变得缺乏显著性,而组别因素受相关性认知的影响,主效应有显著性,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简单效应显示两组在时间1、时间3水平上有显著差异。④对于生活质量社会维度的分析显示,时间因素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性,组别因素的主效应有显著性,组别和时间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4.心理干预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减分的程度显著高于控制组;两组ALT、AST、TBIL、DBIL在治疗后的值都有显著的降低,ALB明显升高;心理干预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的程度除AST外与控制组无明显差别。5.患者病程认知与情绪陈述认知及应对方式得分对生活质量总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配偶严重后果认知、相关性认知和情绪陈述认知得分以及情绪调整得分对患者生活质量总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心理干预组病程认知、严重后果认知、相关性认知、情绪陈述认知减分与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维度及总分减分有显著的负相关;控制性认知、应对方式、情绪调整、自我效能感减分与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维度及总分减分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调整、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减分与生活质量症状维度减分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1.疾病认知方面,心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疾病认知的水平,且随着疾病认知的改善,生活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病程认知和情绪陈述认知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有较强的预测作用;2.情绪调整方面,心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情绪调整状况,随着情绪调整的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3.自我效能感方面,心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随着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4.应对方式方面,心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应对方式水平,随着应对方式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并且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有较强的预测作用;5.生活质量方面,干预组与控制组均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心理干预组的作用更显著,对生理维度与心理维度尤其明显;6.心理干预对患者病情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是干预和追踪时间较短的原因。7.配偶严重后果认知、相关性认知、情绪陈述认知及情绪调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并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39
目的:探讨植骨治疗肱骨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8年6月我科收治由于儿童时期肱骨髁骨折治疗不当演变成的肱骨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并骨缺损24例,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世界旅游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动,现代科技的进步是产生旅游活动的基础,科技投入的增加是繁荣旅游市场的基本
<正>"用电视人的小聪明做大事,把传统文化换个马甲让青少年接受。"船儿晃晃悠悠,帘子后面的黛玉倚着栏杆,眼里还噙着泪水。一路到了荣国府,贾母、王熙凤、宝玉依次出场,从神
由于室内装修材料的使用及人们在室内的工作、生活时间的延长,室内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使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成为了热点。目前室内空气净
<正>隐蔽战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事迹还鲜为人知,需要后人去挖掘整理,还原真相。邓恩铭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唯一的一位在校就读的中学生,他出生在贵州
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4年—2005年间的数据,对公司负债与其研发投资是否存在非单一关系的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非高科技产业中,公司负债与其研发投资之间显著
白刺属(Nitraria L.)是蒺藜科(Zygophyllaceae)的1个古老小属,属第三纪孑遗植物,在地中海-中亚荒漠植物区系灌木层中是优势种或建群种之一。全世界约有12种,分布于亚洲、欧洲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公益广告宣传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数量迅猛增长,质量大幅提升,涌现出一大批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强劲的优秀作品,公益广告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广电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在2014年从安建大母体独立出来后,在黄麓校区体育课程一直是大一的"传统"模式和大二的"三自主"模式教学。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学院体育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