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数量遗传研究及玉米铝离子胁迫的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经济地位十分重要,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例证之一。玉米重要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及杂种优势产生机理,一直是科学家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豫玉22号”(综3×87-1)的F2:3家系为材料,在构建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的基础上,通过一年两点的田间试验,研究玉米重要性状的遗传特点及杂种优势机理。铝害是酸性土壤中影响玉米生产的最主要限制因子,玉米耐铝性的遗传改良是提高酸性土壤生产力的主要出路,但是玉米耐铝及铝离子胁迫反应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的另一个内容就是以铝敏感玉米自交系Mo17、耐铝玉米自交系TL94B为材料,通过SSH的方法,构建SSH-cDNA文库,研究铝离子胁迫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本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 1.对8个玉米重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及杂种优势的分析表明,在F1和F2:3家系中,杂种优势强弱的顺序依次为穗粒重、行粒数、穗长、行数、穗粗,而出籽率和百粒重的杂种优势相对较低。杂种优势强弱与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显著。 2.性状相关分析表明,与单株产量相关程度最高的依次是行粒数、穗粗、百粒重、出籽率、穗长5个性状;穗长与穗粗呈极显著负相关;穗长与行粒数、秃尖长极显著正相关;行数、行粒数、百粒重3个单株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相互制约,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单株产量表现影响最大的依次是行粒数因子、穗粗因子、行数因子、穗长因子、秃尖长因子、百粒重因子。豫玉22作为大穗型的第五代玉米品种,其行粒数和穗粗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增强,而穗长的影响略有下降,但贡献率依然较大。 3.对5个玉米重要农艺性状的研究表明,穗位高和雄穗分支数具有很高的遗传力,茎粗、抽雄期和吐丝期的遗传力相对较低。相关分析表明,穗位高、雄穗分支数、茎粗与单株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抽雄期与吐丝期高度正相关,雄穗分支数和茎粗显著正相关。 4.借助于分子标记连锁图,结合田间试验的数据,对5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定位了7个穗位高QTL,9个雄穗分支数QTL,8个茎粗QTL,9个QTL抽雄期,7个吐丝期QTL。QTL位点具有染色体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染色体上存在QTL分布的集中区域和稀少区域,暗示数量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源于控制数量性状的QTL位点的相关。 5.利用玉米耐铝自交系TL94B和铝敏感自交系Mo17,通过SSH,分别构建了它们的正向和反向消减文库。文库的插入片段的长度介于250bp~1.0kb之间,平均长度在550bp左右。通过差别杂交进行阳性克隆的筛选,从Mo17-F文库中筛选到阳性克隆124个,Mo17-R文库中筛选到47个,TL94B-F文库中筛选到103个,
其他文献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符合建构主义理论,但在我们偏远山区,由于地域特点所造成的特殊性,使得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更多的
采用电阻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比电容测定仪等研究了时效工艺(温度80~160℃,时间3~9h)对3003铝合金阴极箔组织、比电容和表面腐蚀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
数学教学应基于问题情境的创设而展开,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转录调控是植物生长发育、逆境反应、信号转导、抗病性等一系列基因表达的最主要调控形式,转录因子是参与基因转录水平调控过程的重要反式因子。小麦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但其
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可谓包罗万象,传统茶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前辈先贤敬奉甚高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表达的淋漓尽致。当代社会,茶具图案设计中
研究了3种浓度EM-1号原液对龙眼枝梢生长和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EM可显著促进龙眼枝梢和叶片生长,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强度,其中以700倍液的处理效果最佳。
以ZrOCl2.8H2O和(NH4)3PO4.3H2O为原料,先在室温下研磨反应混合物使其进行固相反应,然后将其在80℃下密封保温96 h,接着用水洗去混合物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后于80℃下烘干,即得
对香菇908、135、988、903及9608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优良的香菇菌株为香菇9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