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汤剂归肾丸加减方联合揿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型患者服药前后的临床症状、激素水平和多种观察量表的变化,以评价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石家庄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患者。2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组、中药组、揿针组,每组30例。针药组采取口服中药汤剂归肾丸加减方联合揿针治疗,归肾丸加减方汤剂水煎服,200ml,每日1剂,早晚分服;耳穴选取内分泌、内生殖器、肾、神门、交感穴;揿针选用清铃揿针,直径0.2*0.3mm,每天按压34次,一周两次贴压,两耳交替进行;中药组给予单纯口服中药汤剂归肾丸加减方治疗,方药组成及服药方法同针药组;揿针组给予单纯耳穴揿针治疗,穴位选择和治疗方法同针药组,三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3观察指标: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的Kupperman(女性绝经期自测表)评分变化,激素水平变化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以此评定药物疗效。结果1 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治疗后针药组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中药组和揿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激素水平变化:治疗后三组组内血清雌二醇(E2)水平均较前升高,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针药组E2、FSH及LH水平较中药组和揿针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主要单项中医症状变化:治疗后针药组在改善患者烘热汗出、腰膝酸软、失眠症状上优于中药组和揿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Kupperman评分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针药组30人,Kupperman评分总有效率为93.33%,痊愈9人,显效14人,有效5人,无效2人。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96.67%,痊愈11人,显效16人,有效2人,无效1人。中药组29人,Kupperman评分总有效率82.76%,痊愈4人,有效8人,显效12人,无效5人。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93.10%,痊愈4人,显效12人,有效11人,无效2人。揿针组29人,Kupperman评分总有效率为75.86%,痊愈4人,显效9人,有效9人,无效7人。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82.76%,痊愈5人,显效8人,有效11人,无效5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优于中药组和揿针组。结论归肾丸加减方联合揿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型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烘热汗出、腰酸及失眠等症状,提高血清E2水平,降低FSH及LH水平。图0幅;表10个;参1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