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已成为生物降解医用材料领域中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但是单纯的PLA材料存在以下性质缺陷:PLA表面的疏水性强,降低了它的生物相容性;在人体内的降解时间长,降解周期难以控制;易出现局部酸度过大导致非感染性炎症等。为克服聚乳酸的上述缺陷,人们对PLA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工作。利用蛋白质或多肽对聚乳酸进行共价修饰改性,可以改善聚乳酸的性能缺陷。本文利用胶原蛋白对聚乳酸进行了改性研究,并研究了改性聚乳酸的主要性能,为聚乳酸的改性研究和应用研究作出探索。本文以DL-乳酸为原料,以氯化亚锡为催化剂,采用直接缩聚法合成得到聚乳酸,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证明了其结构,经过测定其粘均分子量为1万左右。以自制聚乳酸为原料,选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合剂,用胶原蛋白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在聚乳酸链中引入胶原蛋白,得到改性聚乳酸(CPLA),采用FT-IR、荧光光谱、茚三酮显色以及DSC测定等方法对改性聚乳酸进行了表征,证明了胶原蛋白与聚乳酸发生作用并且已成功接入到聚乳酸中。DSC分析表明,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6.0℃,而C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只有一个为41.7℃,从而证明CPLA中成功接入了胶原蛋白,且已完全纯化。研究发现,CPLA的水接触角小于PLA而其吸水率大于PLA,表明CPLA的亲水性要明显高于未改性的PLA。降解性研究表明,CPLA在降解的前两周降解速率较高,然后降解速率比较均匀,没有酸催化的自加速降解过程,而PLA在降解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酸催化的自加速降解现象。细胞相容性研究结果显示,3T3纤维原细胞在CPLA材料表面上的粘附、铺展以及生长情况都要好于未改性的PLA,表明采用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后,可以明显提高其细胞相容性。本文采用O/W型溶剂挥发法,通过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得到胶原改性聚乳酸微球。SEM和粒度分析表明,微球的表面光滑、成球圆整、分散性好、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3.10μm,跨度为0.6548。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微球的制备过程没有改变CPLA的化学结构,只是改变了其形态。利用差热分析对微球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LA接枝上胶原蛋白后其玻璃化温度下降了10.06℃,冷结晶温度下降了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