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基活性炭纤维改性及其低温SCR性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氮氧化物排放量也持续增加,每年的排放量已经超过770万吨。氮氧化物已经成为继二氧化硫之后又一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随着烟气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烟气脱硝也就成为电厂等氮氧化物排放大户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工业烟气脱硝主要采用的是国外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中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在布置方面受到诸多限制。研究可以布置在烟道尾端的低温SCR催化剂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重点。活性炭纤维由于其优良的表面性质,改性的便捷性,负载之后的低温SCR高活性,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活性炭纤维用于SCR反应,预处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 本文首先全面论述了氮氧化物的产生和主要消除手段,目前的主要SCR催化活性成分,SCR反应相关动力学研究。着重论述了活性炭纤维的表面性质,及其在氮氧化物SCR反应中可能与被反应物质发挥的各种作用,并介绍了目前应用于活性炭纤维的主要改性方式。 本文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粘胶基活性炭纤维(ACF)改性方法对活性炭纤维表面性质和低温SCR效率的影响的研究。选用HNO3、H2SO4、HC1、NaOH、高温水蒸气等几种的预处理方式处理ACF,并采用孔径分布、衰减全反射傅立叶红外等手段研究了ACF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并研究了其在未负载活性成分之前的SCR催化效率。同时研究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MnOx-CeO2活性成分的改性后ACF的表面性质和SCR催化效率,并与负载之前进行了对比。 讨论了改性对物理、化学表面性质的改变及其对SCR效率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病原微生物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开发新型抗生素迫在眉睫。陆地微生物曾是寻找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从陆地微生物中发现新抗生素的
本论文围绕两种导电纳米聚苯胺修饰电极的制备以及其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展开了以下研究:(1)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金电极表面制备了三乙醇胺(TEA)掺杂的聚苯胺纳米纤维(TEA-PANI),并通过静电吸附将单链DNA(ssDNA)探针固定在修饰电极上。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DNA固定前后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方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氢气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的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发展高效、安全、稳定的氢气储存是氢能利用的关键。Ca(BH4)2具有高达11.6 wt%的理论储氢量被认为是非常具有潜力的储氢材料,但由于其反应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能垒,导致放氢温度偏高,可逆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改善Ca(BH4)2基材料的储氢性能,本文通过将Ca(BH4)2与NH4Cl反应复合和通过在C
近年来,深基坑工程建设迅速发展。信息化施工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基坑事故发生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信息化施工就是运用系统工程施工的一种现代化施工管理办法,包括信息采集(监
目的我国的垃圾分类项目正逐步得到推广与改善,为使得垃圾分类在各大高校内取得足够的重视与普及.方法基于上述现象,我们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校园垃圾分类主要面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