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纳米科技的兴起为各个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使其在光、热、电、磁、声等方面具有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能。纳米材料化学修饰电极于一般的电极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导电性和催化效能,因此,将纳米材料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它将有利于拓宽电化学及分析化学在生命科学、环境工程、能源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研究报告将氢氧化镧纳米线修饰到碳糊电极得到的氢氧化镧纳米线修饰碳糊电极可将氢氧化镧纳米线特殊的催化性、功能性与碳糊电极价格便宜、电位使用范围宽、表面易于更新、无毒等优点结合起来。将该修饰电极用于药物和生物分子的测定,可以显著降低反应物的氧化电位,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具体研究结果分述如下:第一章氢氧化镧纳米线修饰碳糊电极(LNW/CPE)测定甲灭酸的研究在0.1mol L-1磷酸缓冲溶液中(pH=5.8),甲灭酸在LNW/CPE上有一个灵敏的氧化峰,氧化峰电位为0.87 V甲灭酸在LNW/CPE上峰电位比它在CPE上的峰电位负移30mV,并且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大。这表明LNW对甲灭酸的电化学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简便的、灵敏的直接测定甲灭酸的电化学方法。线性范围为2×10-11~4×10-9mol·L-1;检测限为6×10-12mol·L-1。第二章氢氧化镧纳米线对多贝斯伏安响应增强作用的研究在0.1 mol·L-1的HAc-NaAc(pH=3.8)缓冲溶液中,多贝斯(CD)在LNW/CPE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其氧化峰电位0.58 V,还原峰电位为0.02 V。与其在碳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相比,CD在LNW/CPE上的氧化峰电位比它在CPE上的氧化峰电位负移300 mV,还原峰电位比它在CPE上的还原峰电位正移230 mV,同时CD在LNW/CPE上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也比它在CPE上的氧化峰电流增加了5倍。正是由于LNW的双功能性使得CD的伏安响应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CD的测定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用于药物中CD的测定。第三章基于葡萄糖—铜配合物中铜还原的葡萄糖的伏安测定在0.1 mol·L-1NH3·H2O-NH4Cl(pH 9.8)介质中,当葡萄糖(GO)加入到含有Cu(Ⅱ)的缓冲溶液中,Cu(Ⅱ)的还原峰电流增大了五倍,峰电位负移50mV,同时Cu(0)的氧化峰电流增大了一倍,峰电位正移30 mV。峰电位的微小移动可能归因于氨性介质中Cu(Ⅱ)-GO配合物的形成。而LNW/CPE上峰电流的显著增大可能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由于LNW的引入使LNW/CPE的电极有效面积增大。另一个原因是LNW中的La(Ⅲ)与GO的配位反应。利用Cu(Ⅱ)-GO配合物在LNW/CPE修饰电极上还原峰电流的增量可以建立一种测定GO浓度的新方法。第四章一种测定肌苷的新颖电化学体系及其应用在0.1 mol·L-1 PBS(pH 6.7)介质中,当肌苷加入到含有Cu(Ⅱ)的缓冲溶液中,Cu(Ⅱ)/Cu(0)电对的氧化峰减小而还原峰完全消失,同时,在—0.2 V出现一个新还原峰,在0.2 V出现一个新的氧化峰。这对新的氧化还原峰的出现可能归因于肌苷分子与Cu(Ⅱ)发生配位形成Cu(Ⅱ)-肌苷配合物。利用Cu(Ⅱ)-肌苷配合物在修饰电极上灵敏的氧化峰,建立了一种测定肌苷浓度的新方法。该方法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用于药物和血清中肌苷浓度的测定。第五章氢氧化镧纳米线修饰碳糊电极对尿嘧啶及其衍生物的高灵敏度伏安测定在0.1 mol·L-1 PBS(pH 6.4)介质中,当尿嘧啶(UR)加入到含有Cu(Ⅱ)的缓冲溶液中,Cu(Ⅱ)/Cu(0)电对的氧化峰减小而还原峰完全消失,同时,在—0.18 V出现一个新还原峰,在0.22 V出现一个新的氧化峰。新的氧化还原峰的出现可能归因于UR分子与Cu(Ⅱ)形成配合物。利用Cu(Ⅱ)-UR配合物在LNW/CPE上灵敏的氧化峰,提出了一种灵敏的电化学测定UR的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尿嘧啶及其衍生物5-氟尿嘧啶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