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化环境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日益加剧,流域水文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给供水、防洪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严峻的考验,探讨变化环境下流域极端径流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变化环境下岩溶区流域极端径流响应研究”为题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论文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澄碧河流域极端气温、极端降水和极端径流进行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流域极端高气温显著减少,而极端低气温显著增加,两者分别在1997年和1986年发生变异,极端气温的Hurst指数约为0.8,持续性较强;流域极端降水和极端径流均为不显著减少趋势,分别在2008年和1980年发生变异,极端降水的Hurst指数约为0.6,持续性较弱;广义帕雷托分布(GPD)分布可以较好的拟合基于超门限峰值法选取的极端径流序列(POT),重现水平为10年、100年和1000年的极端径流分别为573.7m3/s、983.3m3/s和1820.1 m3/s。(2)基于ArcGIS软件分析澄碧河流域1980年、1995年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转化。结果表明:林地、耕地和草地是流域内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中,耕地和草地面积增加,而林地面积减少;流域在1980~1995年和1995~2010年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转化差异较小,前期的转化尺度较大。(3)构建适用于澄碧河流域径流模拟的SWAT模型,模拟流域的逐日径流过程,分析极端径流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以及耦合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后的响应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GPD分布研究耦合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POT序列,分析其重现水平。结果表明:气温下降和降水量增加导致流域极端径流增加,且极端径流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程度显著高于气温;林地减少和耕地增加会引起流域极端径流增加,历史和未来土地利用情景下极端径流的差异较小;气候变化对流域极端径流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土地利用变化;降水量增加情景下极端径流的重现水平较高。(4)澄碧河流域极端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较高,对降水量的依赖性较强,流域管理部门在日后的水资源管理中应关注气候变化并制定合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