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水平的国民素质已成为一国在世界丛林竞争中制胜的关键,而科学技术的提升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都依赖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教育对于世界格局的变动和国际竞争的博弈都有重要影响。义务教育能有效地降低文盲率,对于提高国民知识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更是处于基石地位。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的投入总量不足,使用效率不高,严重阻碍了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切实加快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步伐,必须注重提高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率。因此,研究义务教育的财政效率及其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的义务教育财政效率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义务教育、教育财政、义务教育财政效率等基本理论;接着描述性分析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与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然后基于2000-2011年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整体和省际间的义务教育财政效率;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义务教育财政效率的评价研究发现:(1)2001-2011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效率整体上是衰退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分别年均增长0.3%、1%和1.2%,但技术进步负增长26.1%,致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25.2%,说明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是粗放型的,财政投入没有充分利用,义务教育财政是低效率的,义务教育的发展以高投入为代价;(2)义务教育财政全要素生产率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的落后,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恶化的影响有限,因此,对于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效率而言,最关键的是要改善义务教育财政的技术进步。本文的创新点是运用DEA-Malmquist相对效率评价方法基于2000-2011年共12年的31省的义务教育财政相关投入与产出数据,共3720个观测值,试图研究义务教育领域的教育财政效率问题,且在实证分析部分,根据义务教育财政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全国31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了排名与分组,对各省义务教育财政效率层级进行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