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参与下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8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地理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灾害多发区域,常年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并成为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灾害治理工作。《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强调应“加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城乡基层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5.12汶川地震”后各地区关于社区灾害管理的实践和探索,为广大民族地区的灾害管理提供了有益思路。《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在全国“推进基层减灾工作,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再次提出在未来五年创建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目标和要求。把防灾减灾融入社区,已成为未来灾害管理的重要形式。目前,我国关于社区灾害管理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理论知识未成体系,针对农村地区的社区减灾研究则更加缺乏。民族地区灾害发生频繁、受灾害影响程度深,以之为载体,深入探究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民族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对于丰富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在系统梳理民族地区减灾和社区灾害管理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深入调查西南民族地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四省市,共抽取样本县16个、样本村26个、样本农户665户)农村自然灾害的受灾情况、减灾形势以及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并基于调查结果,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多元主体参与为视角展开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的一系列研究。通过厘清参与主体、界定参与职能,完成对多元主体参与时序和内生机制的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多元主体参与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完善民族地区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的对策措施。通过上述研究,可得到以下结论:(1)西南民族地区主要受到旱灾、洪涝、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低温冷冻四大自然灾害的威胁,并呈现出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次生灾害多、影响大,地域性和周期性明显,灾害发生日趋频繁等特征,其减灾形势严峻。(2)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社区、农户以及NGO、企业、媒体等。在这个体系中,政府是主导力量,村社区委员会是纽带,农户是防灾减灾的主体,而NGO、企业、媒体等社会组织,则是灾害应对力量的重要补充。(3)灾害应对各个阶段均涉及政府、社区、农户以及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灾害发生前,合力参与减灾备灾;灾害发生时,合力参与抢险应急;灾害发生后,合力参与恢复重建。(4)在政府主导灾害管理的博弈中,寻求灾害管理协调发展的内生力量,即是要不断提高灾害监管效率,加大对地方政府消极减灾的惩罚;同时提高中央政府在灾害发生后对灾区的减灾支出,压缩地方政府减灾的寻租空间。(5)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存在参与主体被动、参与环节局限、参与无序和效率低、参与主体间信息流动不畅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灾害危机意识薄弱与参与能力低、传统行政体制导致的参与氛围缺失、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规范参与主体的法制建设滞后、缺乏参与主体间的信息共享机制等。针对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相关结论,本文从培育灾害危机意识、提升参与能力,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灾害管理的组织机制,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灾害管理的法制体系,加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灾害管理的信息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民族地区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的对策措施,具体包括:(1)提高政府灾害危机管理意识,加强农户防灾减灾教育,培育全民危机文化,并不断强化多元主体的参与意识,提升农户参与能力;(2)构建以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组织体系,建立部门协调及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同时不断完善社区灾害管理的激励和监督机制;(3)建立健全有利于多元主体参与灾害管理的法制体系,针对民族地区减灾实际,出台制定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灾害管理的地方性法规;(4)要加强灾害信息监测及网络建设,不断加强多元主体间的信息沟通。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包装消费大国,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包装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各类产
植筋技术作为目前工程界较为常用的加固改造方法之一,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文章简要介绍了植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并对植筋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特点
从特大型回转窑项目实施面临的大件(轮带、大齿圈和筒体)运输、齿轮的承载能力等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了设计和适合于现场的制作方案;通过力学平衡实例解算,解决了回转窑用自定
历史古镇是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的地域综合体。在古镇发展建设中,如何科学定位发展方向,合理评估古镇资源状况,提出古镇因地制宜的发展对策,是当前古镇建设面临的首要
低温甲醇洗是一种高效的气体净化工艺,采用冷甲醇作为溶剂,脱除酸性气体,如H2S、CO2。在低温高压下进行操作,气体净化度高,选择性好。而这些酸性气体又需要通过汽提等手段从
本研究分为2个试验,旨在通过白地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改变菜籽饼化学组成,提高其营养价值。试验优化了菜籽饼发酵条件,初步探索了发酵后化学组成及结构变化;在
<正>去年,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沙坪坝区童家桥金洁安居逸园片区启动棚户区改造,原地安置项目将于明年3月交付使用。该区采取"政府主导+社会运作"的方式,通过征收与收购
在已有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上,分析了物联网时代智能数字校园实际需求,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数字校园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功能模块,并通过SIM卡实现校园一卡通、物联网实验
兰德公司是著名的从事综合性和预测性战略研究的“智库”,也是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主要咨询机构。兰德公司发展的特点是突出综合性和预测性战略研究;审时度势,适时调整研究“热点
随着中法文化年和中俄文化年的相继成功举办,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跃出了国门,中国文化的魅力日渐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真的就从此开始了繁荣之路么?这纷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