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控制人“隧道挖掘”行为实证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挖掘”行为,又称掠夺行为,即控制性股东为了私利从被控制的公司转移利益的行为。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终极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频繁出现并日渐严重。越来越多的终极控制人把上市公司作为圈钱的工具,甚至以牺牲中小股东利益为代价,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影响了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对终极控制人“隧道挖掘”行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归纳分析及评述,而后从终极控制人“隧道挖掘”行为产生的影响和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隧道挖掘”行为两方面进行理论阐述,为实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本研究从终极控制人的“隧道挖掘”行为入手,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我国2007年A股市场上符合条件的全部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截面研究,比较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集团和其他关联方发生的所有关联交易之间的差异,寻找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集团之间最容易发生的关联交易,进而研究终极控制人的“隧道挖掘”行为会上市公司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该行为本身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在我国,终极控制人常常采用商品交易、资产交易、抵押担保交易、资金交易、接受或提供劳务交易以及租赁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掠夺;这些关联交易本身又受到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控制层数、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市公司资产利润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到目前为止,公司规模以及独立董事比例并不能对终极控制人的“隧道挖掘”行为产生影响。文章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并从完善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强化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强化声誉机制四个方面对如何抑制终极控制人的“隧道挖掘”行为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在参考和吸收国内外绩效考核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适用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对传统基于部门责任绩效考核方法进行优化,建立基于流程的绩效考核方法,变部门考核为流程考核,增强部门、岗位之间的沟通,打通部门之间的界限。本文阐述了基于流程的绩效考核原则与方法体系,包括产生的背景,考核模式,适用的范围及其优势等;接下来针对民营企业介绍了基于流程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和在实施基于流程的
【摘要】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后作业的练习,学生可以插缺补漏,找到自身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完善。然而,就目前中职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完成情况来看,取得的效果不甚理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优化中职英语课后作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后作业;优化对策  【作者简介】王晴,江苏省睢宁中等专业
科技不断发展,越来越复杂的公司内部结构,都导致了高管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只依靠一个管理人员个人是无法运作整个公司工作,这里需要整个管理团队相互配合,开展公司的工作
企业绩效评价是当今企业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对企业管理者或员工的绩效评价研究很多,但对于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当前我国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主要侧重于
目前,我国建筑能源损耗极为严重,占总能耗的30%左右.基于Stackelberg策略对装配式建筑节能进行设计分析.降低能源损耗、通过对比分析选择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再通过建筑外墙、
21世纪是智慧经济的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已经开始深度融合,制造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由此可见,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有效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强信用担保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进行信用担保行业体系与机制建设的创新,必须以规避担保风险为前提。研究哈尔滨市信用担保活动中的政策性担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