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分制自1872年诞生以来,就以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体现个性发展的特性而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并在世界各国迅速得到推广。我国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也一直在创造性地推行学分制改革。然而,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教育政策的影响和各高校对学分制改革的认识及实行学分制改革内外部条件的差异,推行的结果也各有不同。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往往不具备部属院校所拥有的长期的管理经验、强大的经济支柱、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由此整合而成的良好社会声誉等种种优势,因此,在推行学分制改革的同时,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各地方高校要在坚持学分制改革方向的前提下,根据我国国情和学校自身条件,逐步探索符合本校实际和有利于学校持续发展的改革方案,并采用跨越式发展战略和科学的学分制教学改革策略,促进学分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我国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方式等方面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多种需求,同时,也促进地方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