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通信行业快速发展,数据业务迅速增长,带宽需求激增,传统基于时分复用(TDM)业务的SDH传送网络已经力不从心,传送网络的分组化趋势不可避免。以分组传送网(PTN)和分组化无线回传网(IP RAN)为代表的新一代传送技术占据了分组传送网络的市场。但是如何保持传统SDH网络端到端的操作管理维护机制(OAM)以及低于50ms的保护倒换机制等优点是电信网络分组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注重对两种分组网络的操作管理维护机制(OAM)机制进行了研究及对比,对OAM的设计与实现也进行了重点的讨论。首先,介绍了分组网络发展的背景及现状,分析了PTN和IP RAN出现的原因,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PTN和IP RAN的发展方向其实是殊途同归的,目标都是建立一个具有电信级的OAM和保护,打造一张电信级的分组城域传送网,负责运营商电信平面业务如基站、大客户专线和其他高价值业务的承载。其次,论文分别对PTN的OAM机制和IP RAN的OAM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PTN的OAM机制是基于传送化的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TP), IP RAN的OAM机制是基于面对路由协议的双向转发检测技术(BFD)。本文分别对两种技术的协议标准进行了解析并给出了详尽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完成了链路级以太网OAM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实现,并通过系统的测试,已投放市场应用;在此基础上,对嵌入式设计中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也进行了阐述,还对两种网络的OAM机制进行了对比。最后,论文关注了分组网络的另一项关键技术即生存性技术。OAM技术与生存性技术是密不可分的,生存性技术依赖于OAM技术,又是OAM技术产生的原因。本文列举了分组传送网络中常见的保护技术,如线性保护、环网保护、双归保护等,并对其保护倒换过程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