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网络OAM机制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通信行业快速发展,数据业务迅速增长,带宽需求激增,传统基于时分复用(TDM)业务的SDH传送网络已经力不从心,传送网络的分组化趋势不可避免。以分组传送网(PTN)和分组化无线回传网(IP RAN)为代表的新一代传送技术占据了分组传送网络的市场。但是如何保持传统SDH网络端到端的操作管理维护机制(OAM)以及低于50ms的保护倒换机制等优点是电信网络分组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注重对两种分组网络的操作管理维护机制(OAM)机制进行了研究及对比,对OAM的设计与实现也进行了重点的讨论。首先,介绍了分组网络发展的背景及现状,分析了PTN和IP RAN出现的原因,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PTN和IP RAN的发展方向其实是殊途同归的,目标都是建立一个具有电信级的OAM和保护,打造一张电信级的分组城域传送网,负责运营商电信平面业务如基站、大客户专线和其他高价值业务的承载。其次,论文分别对PTN的OAM机制和IP RAN的OAM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PTN的OAM机制是基于传送化的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TP), IP RAN的OAM机制是基于面对路由协议的双向转发检测技术(BFD)。本文分别对两种技术的协议标准进行了解析并给出了详尽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完成了链路级以太网OAM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实现,并通过系统的测试,已投放市场应用;在此基础上,对嵌入式设计中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也进行了阐述,还对两种网络的OAM机制进行了对比。最后,论文关注了分组网络的另一项关键技术即生存性技术。OAM技术与生存性技术是密不可分的,生存性技术依赖于OAM技术,又是OAM技术产生的原因。本文列举了分组传送网络中常见的保护技术,如线性保护、环网保护、双归保护等,并对其保护倒换过程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2019年1月2日,党中央隆重举行《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备受全球华人瞩目的2019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于12月13日在台北中国时报大厦揭晓,两岸嘉宾及媒体记者共同见证,最终“困”字从36个人围字中脱颖而出,以103万票当选2019年两
期刊
一年来,湖北省对台工作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不断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