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长极理论作为一种不平衡发展理论自50年代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以来,受到区域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在具体的经济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选取具有优势发展条件的地区和产业作为增长极重点培育和支持,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陕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内部存在巨大的经济差异,而且差异程度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任由差距继续扩大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如何选取正确的发展模式来促进陕西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了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多增长极培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对比陕北、关中、陕南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差异。指出陕西省三大地区的自然禀赋和优势条件各不相同,关中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简单复制用于陕北、陕南。单增长极模式不能有效促进陕西省经济的整体发展,而必须采用多极增长的模式。本文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模型对陕西省十一个市(区)的综合实力进行分级来确立区域增长极;建立产业增长极的评判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行业进行综合评价,确立产业增长极。提出构建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一主多次”的多极增长模式。并提出要立足地区的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培育物流业、汽车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制茶业等新的产业增长极,带动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