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和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是代表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是经典的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近数十年来,公认MS是由髓鞘碱性蛋白致敏的T细胞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MS的成功经验提示:B细胞在M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NMO曾被认为是MS的一种亚型,目前有不少学者仍将NMO称为“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Optic-spinal Multiple Sclerosis, OSMS)".但两病在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上有很多不同点。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免疫基础上对MS和NMO有更好的认识与区别。本研究从B细胞入手,对42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RRMS)、51例NMO和37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记忆B细胞(CD19+CD27+), CD19+BAFF-R+B细胞,具有向中枢炎症部位移行倾向的B细胞(CD19+CXCR5+, CD19+VLA-4+),调节性B细胞(CD19+CD5+CDldhi, CD19+CD24hiCD38hi),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和致炎性Th17细胞(CD4+IL-17A+)的百分率以及B细胞分泌IL-10和IFN-y的功能进行检测,并作激素治疗前后之动态随访。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对患者脑脊液BAFF (B-cell-activating Factor of TNF Family, BAFF), B细胞趋化因子CXCL13以及血清IFN-γ、TNF-α、IL-10和IL-4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现:NMO患者外周血存在显著的B细胞异常,表现为:CD19+BAFF-R+及CD19+CXCR5+B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调节性B细胞数量的显著缺陷;B细胞的IL-10分泌减少而IFN-y分泌增加;脑脊液BAFF及CXCL13均显著升高。比较NMO-IgG阳性与阴性的NMO患者之B细胞功能发现:NMO-lgG阳性者其B细胞分泌更少的IL-10,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调节性B细胞的百分率亦更低。反之,RRMS患者的B细胞异常较不明显,仅表现为外周血CD19+BAFF-R+B细胞增多及脑脊液CXCL13水平升高,但均未超过NMO,反而以T细胞异常,特别是Th17细胞和血清Thl细胞因子IFN-γ的升高尤为特征。经两周的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外周血记忆B细胞,CD19+BAFF-R+及CD19+CXCR5+B细胞百分率上升,部分患者的调节性CD19+CD5+CD1dhi细胞有所下降,B细胞的IL-10分泌水平没有变化,IFN-γ分泌水平降低;激素冲击后,Th17细胞显著下降,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显著上升。上述研究结果证明:NMO以B细胞免疫紊乱为主,MS以T细胞免疫紊乱,尤其是Th17细胞的异常升高为突出特点,可以认为NMO与MS是发病机制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NMO-IgG阳性的NMO患者其B细胞的负向免疫调节作用较抗体阴性的NMO患者更弱。两周的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使B细胞发生不利的表型转换,即具有致病性的记忆B细胞增加,而调节性B细胞不升反降;反之,激素能明显改善T细胞免疫紊乱,是治疗MS急性发作的很好选择。激素治疗NMO的机制可能是基于对其他免疫炎性细胞及致病性抗体和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对一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NMO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提示:利妥昔单抗治疗,早期不仅能删除致病性B细胞还能同时改善T细胞免疫紊乱,使调节性T细胞进行性升高,Th17细胞进行性降低,后期能使重新出现的B细胞的构成发生有益的变化,从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很可能是治疗NMO的有效途径。但其疗效有一定的期限,其长短与B细胞分布改善的维持时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