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根据我国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工业带动农业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在市场经济日益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村经济进行的改革。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由于其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等各种优势使其具有丰富的稻米资源,在其基础上又具有着现代化的稻米生产方式,但是在稻米的生产过程中,稻米相关产品的加工企业的转化率却相对较低;个别企业打着龙头企业的旗号却起不到龙头的作用。如何将其丰富的农业稻米资源转化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将建三江地区的稻米发展成产业,调整建三江的现代农业结构,落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举措,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而拉动建三江地区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建三江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详细论述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对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些问题表现在稻米生产品种单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稻米产业化链条短且农产品附加值低,稻米相关产品品牌打造和宣传力度不够,受自然灾害的风险及资源与环境约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为此,为解决建三江稻米生产、加工的风险,稻米产业化从业人员人员素质不高,农户、农企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本文结合建三江地区的实际条件,从指导原则、具体措施、措施实施的保障机制三个方面系统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体措施如下:依托于建三江地区现有的优厚条件吸引国内外资金,加大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以使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大力践行农业供给侧的改革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企业带动农业,加速三产融合,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点突破,突破现有的农业发展瓶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点,最终实现以“农业创精品、工业强园区、三产优服务、城乡抓统筹、民生造福祉”为发展思路,以促进稻米产业化发展不断进步为出发点,最终解决建三江地区在稻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