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遍在蛋白(ubiquitin)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的胞质和胞核中。目前所知,遍在蛋白主要通过依赖ATP的遍在蛋白-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高效并特异选择性地对胞质和胞核内蛋白进行部分或完全降解。此外,遍在蛋白还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发生、细胞内吞及其他多种生理功能,并在多种疾病中发挥作用。除了真核生物以外,昆虫病毒是迄今发现唯一编码遍在蛋白的病毒。 本研究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镇江株(BmNPV-ZJ)基因组中克隆了遍在蛋白-39K基因片段。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遍在蛋白-39K基因片段包括两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遍在蛋白(BmVUB)和39K(BmV39K);遍在蛋白的序列与BmNPV-T3株的序列一致,而与其它昆虫病毒的遍在蛋白序列相差较大;39K序列与BmNPV-T3相比较有3个核苷酸发生同义突变,与昆虫痘病毒的39K序列的同源性很低。绘制的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与以昆虫杆状病毒的其它基因为基础绘制的分子进化树基本一致。BmVUB和BmV39K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由a-螺旋和Random coil构成。BmVUB和BmV39K蛋白均可被小遍在蛋白相关蛋白(SUMO)修饰,且BmV39K蛋白被SUMO修饰的概率更高,说明SUMO修饰在BmVUB和BmV39K蛋白功能的发挥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构建了pETBmVUB和pGEXBmVUB两种原核表达载体。原核表达结果表明,两种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分别占总菌蛋白的50%和35%左右,且均为可溶性表达。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了两种融合蛋白,并以纯化的(His)6-BmVUB融合蛋白为抗原制备了抗体,并用硫酸铵沉淀和凝胶柱层析法纯化抗体,EIASA测得抗体的效价达到3x1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的特异性较好。 以(His)6-BmVUB融合蛋白为靶标,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利用ELISA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分析、并利用MTT法测定含结合肽的噬菌体对家蚕BmN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3轮筛选后随机挑取20个噬菌体克隆,ELISA 鉴定表明20个克隆均可与BmVUB结合。随机挑选10个克隆进行DNA测序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10克隆可分为5种氨基酸序列类型,每一类氨基酸至少含有3个疏水氨基酸。对这10个阳性噬菌体克隆进一步鉴定,游离BmVUB可阻断10个阳性噬菌体克隆与固相化BmVUB结合。5种结合肽对BmN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其中VAPHHAYAPMRT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