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超声造影评估实质期兔肝VX2瘤血供程度的研究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其时间强度曲线(TIC)在实质期兔肝VX2瘤血供及血供演变过程评估中的价值,以及实质期兔肝VX2瘤血供变化的病理基础。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20只,直接法植入VX2瘤块于兔左肝。将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10天、15天、20天分别行CEUS,用造影定量分析软件绘制TIC,计算出10d组、15d组、20d组肿瘤及周边正常肝组织的TIC参数—达峰时间(PIT)和绝对峰值强度(AEI);CEUS后立即处死实验兔,取兔肝肿瘤及周边正常肝组织行病理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测定。结果:本研究共有18只实验兔建模成功,建模成功率90%。CEUS显示实质期兔肝VX2瘤为富血供,呈典型“快进快出”恶性肿瘤造影声像表现。TIC显示三组肿瘤PIT均短于其正常组织(P<0.01),三组肿瘤之间PIT组间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AEI术后10d组高于15d组,15d组高于20d组,随种植时间的不同,肿瘤的AEI呈逐渐递减趋势(P<0.01)。肿瘤MVD术后10d组高于15d组,15d组高于20d组,随种植时间的不同,肿瘤的MVD呈逐渐递减趋势(P<0.05)。10d组、20d组肿瘤的MVD与正常肝组织MV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5d组肿瘤的MVD与正常肝组织MVD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肿瘤VEGF值两两比较,术后10d组高于术后15d组(P<0.05),但15d组与20d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种植时间的不同,肿瘤的VEGF表达有一定的逐渐递减趋势。肿瘤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周边正常肝组织(P<0.01)。肿瘤AEI与MVD呈正相关(r=0.87,P<0.05),与VEGF无显著相关性(r=0.45,P=0.06);肿瘤PIT与MVD及VEGF间无相关性(r=-0.318,P=0.18;r=-0.10,P=0.70)。结论:CEUS及TIC指标AEI能准确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肿瘤血供状况。实质期兔肝VX2肿瘤血供呈一个“富血供—等血供—乏血供”逐渐递减的演变过程。第二章兔肝VX2瘤血供程度与高强度聚焦超声量效关系的初步研究目的:运用相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参数照射不同血供程度的实质期兔肝VX2肿瘤,术中对肿瘤靶点处温度进行实时测温、术后对凝固性坏死体积大小进行测量,对残留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测定,分析时间温度曲线(TTC)参数及凝固性坏死体积(V)大小与血供程度(MVD)的关系,以探讨血供程度对肿瘤靶点处温度及HIFU后凝固性坏死体积(V)大小的影响,为进一步精确控制HIFU剂量、提高HIFU的治疗效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瘤兔24只并分成4组:富血供组(10d组)、等血供组(15d组)、乏血供组(20d组)、无血供组(10d成模后处死组)。超声引导下将热电偶探针经皮肝穿刺到VX2肿瘤靶点处,测得起始温度(T0),用相同HIFU辐照参数照射各组肝肿瘤组织,实时测量中央温度,运用温控仪自带软件做出TTC,获得峰值温度(Tmax)、峰值时间(T1)、温降时间(T2),计算出温升斜率(k1),k1=(Tmax-T0)/T1,温降斜率(k2),k2=(Tmax-T0)/(T2-T1)。取出肝脏,观察并测算出凝固性坏死体积(V)。取周边残留肿瘤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MVD测定。结果:①HIFU辐照过程肿瘤靶点处TTC表现为“快速达峰,缓慢消退”;②Tmax、T1、k1乏血供组、等血供组、富血供组各组间两两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三组与无血供组组间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k2、V各组间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k2:富血供组>等血供组>乏血供组>无血供组;T2及V:富血供组<等血供组<乏血供组<无血供组;④Tmax、T1、k1与MVD不具有相关性(r=-0.43,0.15,-0.31;P>0.05);k2与MVD呈正相关(r=0.84;P<0.01);T2及V与MVD呈负相关(r=-0.88,-0.92;P<0.01)。结论:肿瘤血供程度对HIFU“温升”过程无显著影响,而对“冷却”过程及HIFU后凝固性坏死体积大小有显著的影响。肿瘤血供越丰富,HIFU辐照后散热越快,温降时间越短,温降斜率越大,组织越易恢复到正常温度,形成凝固性坏死体积越小。超声造影术前准确评估肿瘤血供程度,可为精确控制HIFU剂量、提高HIFU的治疗效率提供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