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创新地在卫生陶瓷坯体和釉料配方中较大量采用江西萍乡煤矸石废料和廉价的劣质原料江西广丰黑滑石为主要原料,并在坯体中引入铝矾土等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单因素实验法进行优化,制备了一种膨胀系数低、强度高、红外辐射率高的瓷质卫生陶瓷,技术指标达到:热膨胀系数为(2.99-3.20)×10-6/℃,红外辐射率在0.9-0.96,抗折强度在60MPa以上,烧成范围为1230-1270℃,吸水率为<0.5%。通过XRD、红外辐射率测量仪(IR)及其它常规测试等手段分析,结果表明:坯体显微结构中以堇青石为主晶相,使得制品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较高的红外辐射率;在烧成范围内,随着煤矸石和黑滑石用量的变化,样品的红外辐射率波动并不会很大,但随着烧成温度的变化,样品的红外辐射率会有相应变化;菱镁矿的引入,对降低热膨胀系数是有帮助的,但用量不能超过3%;通过对坯体泥浆解凝剂的优化实验,泥浆的解凝剂用腐殖酸钠为好,用量为0.5%;坯体泥浆中加入三聚磷酸钠和木质素磺酸钠的复合增强剂,加入量各为0.15%,生坯强度达到2.45MPa,相比于没加增强剂时样品生坯强度增加了206%。利用煤矸石和黑滑石为主要原料来制备瓷质卫生陶瓷,产品的热膨胀系数低能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的使用环境,并具有功能化的高红外辐射率,对人们的健康非常有利,在以往还没有出现过对低膨胀高红外性能卫生陶瓷的研究。而且较大量地在坯体和釉料中使用煤矸石废料,开辟了废物利用的新途径,对环境保护和工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