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仙传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的定义如下:“神仙传记,记述神仙故事的著作。这类神仙传记著作,所记述的神仙,或为神话传说人物;或史传有其人而无其事;或史传不著,因事缘饰,索隐怪迂。其文字记述,大多简短,人不数事,事不数言。多为散文,间有骈俪。纂述体例,既有历代汇编,又有断代专集。这些著作为研究神话传说和道教的发展史保存了丰富资料。”这里已经将神仙传记的内容、渊源流变以及文史价值简要的阐述清楚了,本文认同《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对神仙传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采用史的方法追溯神仙传记的渊源,进而梳理中古神仙传记的创撰与流变情况;采用文化学的方法挖掘中古神仙传记的文化意蕴;借鉴叙事学的方法分析中古神仙传记的叙事特色。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追溯神仙传记的渊源,主要从思想渊源和文体渊源两个方面入手。神仙传记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随着先民的生命意识觉醒而产生的神仙思想,而神话、仙话和神仙传记的产生又促使神仙思想最终走向成熟。神仙传记的文体渊源则可以追溯到以《左传》、《史记》为代表的史传和以《庄子》为代表的诸子书。以刘向的《列仙传》为先导的神仙传记借鉴了史传的文体形式和诸子书的寓言创作手法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文体形式。第二章,梳理中古神仙传记的创撰历程与流变。中古神仙传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列仙传》为缘起,《神仙传》趋于成熟,《洞仙传》、《道学传》踵其后的带有明显宣教色彩的仙传汇编;一类是散见的单篇传记,主要包括《汉武帝内传》和见于《云笈七签》的上清系诸真传。仙传汇编中《列仙传》开创了中古神仙传记的文体形式和结构模式,《神仙传》则使中古仙传从体例到内容都趋于成熟。《洞仙传》和《道学传》则对《神仙传》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单篇传记中《汉武帝内传》对上清系诸真传的影响是明显的,同时其对《穆天子传》也是有一定借鉴的。第三章,采用文化学的方法剖析中古神仙传记的文化意蕴。首先,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古神仙传记兴盛的原因,本文认为中古杂传的兴盛和道教的发展壮大是推动神仙传记创撰兴盛的两大原因。其次,探索中古仙传中所反映的神仙信仰。成仙方式的多样化和神仙观念的世俗化是中古仙传中反映出的最鲜明的文化信息。再次,中古仙传的文学意蕴也是本文发掘的重点。文学典故的凝结和文学母题的开拓是中古仙传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贡献。第四章,借鉴叙事学的方法分析中古仙传的叙事特色。本文从叙事者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时间与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中古仙传的叙事特色进行解读。中古神仙传记多以“史官式”叙述者为主,与之相适应,也多采用中立型全知叙述视角。叙述语言则主要有三种,即史官式叙述语言,策士式叙述语言和辞赋式叙述语言,三种叙述语言中已第一种最为普遍。叙事时间往往继承史传而承线性流动,只是中间跨度比较大,这也是为了突出神仙的长生不老所需。叙事结构则更突出“试炼”情节。总之,中古仙传在基本文献梳理以及文化学、叙事学方面都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这里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梳理,以期对中古仙传有一个全面具体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