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神仙传记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4747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仙传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的定义如下:“神仙传记,记述神仙故事的著作。这类神仙传记著作,所记述的神仙,或为神话传说人物;或史传有其人而无其事;或史传不著,因事缘饰,索隐怪迂。其文字记述,大多简短,人不数事,事不数言。多为散文,间有骈俪。纂述体例,既有历代汇编,又有断代专集。这些著作为研究神话传说和道教的发展史保存了丰富资料。”这里已经将神仙传记的内容、渊源流变以及文史价值简要的阐述清楚了,本文认同《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对神仙传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采用史的方法追溯神仙传记的渊源,进而梳理中古神仙传记的创撰与流变情况;采用文化学的方法挖掘中古神仙传记的文化意蕴;借鉴叙事学的方法分析中古神仙传记的叙事特色。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追溯神仙传记的渊源,主要从思想渊源和文体渊源两个方面入手。神仙传记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随着先民的生命意识觉醒而产生的神仙思想,而神话、仙话和神仙传记的产生又促使神仙思想最终走向成熟。神仙传记的文体渊源则可以追溯到以《左传》、《史记》为代表的史传和以《庄子》为代表的诸子书。以刘向的《列仙传》为先导的神仙传记借鉴了史传的文体形式和诸子书的寓言创作手法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文体形式。第二章,梳理中古神仙传记的创撰历程与流变。中古神仙传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列仙传》为缘起,《神仙传》趋于成熟,《洞仙传》、《道学传》踵其后的带有明显宣教色彩的仙传汇编;一类是散见的单篇传记,主要包括《汉武帝内传》和见于《云笈七签》的上清系诸真传。仙传汇编中《列仙传》开创了中古神仙传记的文体形式和结构模式,《神仙传》则使中古仙传从体例到内容都趋于成熟。《洞仙传》和《道学传》则对《神仙传》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单篇传记中《汉武帝内传》对上清系诸真传的影响是明显的,同时其对《穆天子传》也是有一定借鉴的。第三章,采用文化学的方法剖析中古神仙传记的文化意蕴。首先,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古神仙传记兴盛的原因,本文认为中古杂传的兴盛和道教的发展壮大是推动神仙传记创撰兴盛的两大原因。其次,探索中古仙传中所反映的神仙信仰。成仙方式的多样化和神仙观念的世俗化是中古仙传中反映出的最鲜明的文化信息。再次,中古仙传的文学意蕴也是本文发掘的重点。文学典故的凝结和文学母题的开拓是中古仙传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贡献。第四章,借鉴叙事学的方法分析中古仙传的叙事特色。本文从叙事者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时间与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中古仙传的叙事特色进行解读。中古神仙传记多以“史官式”叙述者为主,与之相适应,也多采用中立型全知叙述视角。叙述语言则主要有三种,即史官式叙述语言,策士式叙述语言和辞赋式叙述语言,三种叙述语言中已第一种最为普遍。叙事时间往往继承史传而承线性流动,只是中间跨度比较大,这也是为了突出神仙的长生不老所需。叙事结构则更突出“试炼”情节。总之,中古仙传在基本文献梳理以及文化学、叙事学方面都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这里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梳理,以期对中古仙传有一个全面具体的了解。
其他文献
网络互动营销作为能够较精准并支持较小预算的网络营销和直接、双向且对忠诚度有很好的巩固作用的互动营销的结合,越来越多地被纳入整合营销计划中,也逐渐被有前瞻性的企业当做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凸显。竞技体育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需要大批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具有体育学知识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中"敬业"的凝练有其深刻的必要性,它是对儒家敬业观和西方天职观批判借鉴基础上的现代性的扬弃和超越,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是其重要的哲学基础。敬业
思维的本质是运用知识,在世界观的框架中,处理信息的过程,其形成取决于世界观及已有的知识与信息。而中医思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世界观。相对于以还原分析为主的现代
而今,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课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现代建构主义强调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要求人们学会适应生活,在社会、学校、家庭的有
视唱练耳是一门培养学生节奏感、音乐感以及速度感的音乐基础学科,而新时期音乐教学中钢琴的即兴伴奏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可以促进视唱练耳教学更有效地开展,基于此,笔者从视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因素及护理干扰的作用。方法采用组间对照,用生存质量表(SF-36),自评抑郁表(SDS),家庭功能问卷,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患者生活质
目的调查分析洛阳市学校直饮水机卫生现况,并提出处理方案。方法2015年3月对洛阳市某学校54台直饮水机卫生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判定饮水机水样pH、总大肠菌群、电导率及菌落总
文学与疾病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身体上产生的病变能够使我们意识到肉身的存在,并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正是以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中乳房疾病的书写为分析对
回溯科学教育中探究教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中叶:科学教育从诞生之初就伴随着探究思想;20世纪上半叶:杜威的教育革命推动了科学教育方法的发展;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