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主动脉夹层属于血管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死亡率高、进展迅速、治疗费用高、手术风险大及预后效果差等特点。此疾病的发生往往给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和社会压力,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患者家属表现出以焦虑、抑郁为主的不良情绪,影响对患者的照护情况,也影响患者家属自身的身心健康。现今,对家属的心理关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重视,提高患者家属心理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对患者护理的横向拓展服务,可促进医患关系,顺应护理发展的需求。目的了解主动脉夹层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引起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探讨共情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安阳市区三家三级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家属的基本信息,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发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将评分界定为焦虑、抑郁情绪的63例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介绍入院须知、科室环境、安全告知、固定时间探视、疾病的常规宣教;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干预,包括:安排专属的陪护室营造共情环境、合理安排探视时间与时机、介绍经历相似的“共情者”等。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20名主动脉夹层家属中单纯焦虑22名,单纯抑郁18名,焦虑伴抑郁23名,即有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家属共计63名,占52.50%。无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家属共计57名,占47.50%。焦虑的平均得分为(50.72±13.97),抑郁的平均得分为(52.33±12.15),高于国内常模。2.性别(χ~2=16.457,P<0.05)、照顾者人数(χ~2=9.360,P<0.05)、自觉健康状况(χ~2=14.603,P<0.05)、居住地(χ~2=24.902,P<0.05)、费用支付方式(χ~2=15.179,P<0.05)、文化程度(χ~2=40.074,P<0.05)、职业状况(χ~2=29.083,P<0.05)、月收入(χ~2=12.912,P<0.05)、对疾病的认识(χ~2=8.087,P<0.05)、患者夹层分型(χ~2=51.841,P<0.05)与主动脉夹层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为自变量,以主动脉夹层患者家属是否发生焦虑、抑郁为因变量,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识程度低、自觉不健康状态、照顾者人数少、患者夹层Stanford A型为其家属发生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3.干预前对照组焦虑评分(68.68±6.52)、抑郁评分(67.67±6.74),试验组焦虑评分(67.16±6.41)、抑郁评分(66.34±6.68),两组在焦虑、抑郁评分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对照组焦虑评分(55.68±5.49)、抑郁评分(54.68±5.32),试验组焦虑评分(45.28±5.47)、抑郁评分(46.41±5.28),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主动脉夹层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程度比国内常模高与性别、照顾者人数、自觉健康状况、居住地、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职业状况、月收入、对疾病的认识、患者夹层分型等因素相关。自觉不健康状态、照顾者人数少、对疾病认识不足、患者夹层为Stanford A型为其家属发生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2.共情护理应用于临床主动脉夹层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态改善上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