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文学的鼻祖儒勒·凡尔纳、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两者的头衔一样响亮,两者的作品一样举足轻重。本文就是在对两人喜爱的基础上对凡尔纳与刘慈欣创作特色进行比较研究。作为科幻文学的先驱,凡尔纳以无尽的想象与科学的理论相结合,开创了对未来生活的探索。凡尔纳曾有过这样一个设想“一个人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另一个人都能把它变成现实。”事实证明,凡尔纳笔下许多设想已成为现实,例如,直升飞机,潜水艇等。因为小时候在父亲的藏书中看到了凡尔纳的作品《地心游记》而爱上科幻创作的刘慈欣,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受凡尔纳影响的成分。因而,产生了本篇文章,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绪论。首先,绪论部分介绍了科幻文学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其次,说明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科幻文学已渐成大势,对其研究有着不可代替的进步意义。第二,凡尔纳对刘慈欣的影响。该部分首先交代了科幻文学的定义及分类,随后论证了凡尔纳的作品对刘慈欣创作理念的确认。第三,刘慈欣对凡尔纳的继承与发展。从继承入手,分三个主要方面距离美学、创意至上和逻辑恰当。随后引出在继承之上的发展,凡尔纳与刘慈欣无疑都对科技持乐观肯定态度,但是刘慈欣却不是“傻乐观”他有思考;对时间空间的拓展也比凡尔纳有质的发展,不仅仅是三维空间还涉猎了二维和四维;作为一个作家他们都不会缺乏人文关怀,然而相较于凡尔纳温和的人文关怀表现形式,刘慈欣更加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反衬手法更能刺痛人心。第四,凡尔纳与刘慈欣创作特色的差异。首先,引出三个方面的比较:想象张力的维度不同,凡尔纳作品中科学技术、探险故事的想象上天入地,但却皆停留在三维想象空间,而刘慈欣对科学技术的想象张力之维度就要广的多,低至二维,主攻三维,突破四维;思维模式不同,刘慈欣作品中科学思维和技术思维不相上下,而凡尔纳作品中更倾向与科学思维并富有浪漫色彩;形象单位不同,刘慈欣的写作对象更庞大,经常以种群为单位,凡尔纳则多是个体为单位。最后,以年代差异久远人生经历不同及刘慈欣有意为之主客两个方面的相异性成因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