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难治性癫痫致痫灶脑组织中p-mTOR、p-S6K1、p-4EBP1的表达情况,探讨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难治性癫痫中的作用。背景:近年来对调控神经元兴奋性的膜蛋白与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细胞内蛋白及蛋白之间的相互关联方面。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信号通路就是其中之一。mTOR可对细胞外的多种刺激因子包括生长因子、胰岛素、营养素、氨基酸、葡萄糖等产生应答,并通过上游PI3K/Akt及下游的4EBP1、S6K1途径来实现对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等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作用。因此深入了解mTOR信号通路的生理功能、分子组成及调控机制,对于癫痫特别是难治性癫痫等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资料和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癫痫中心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患者的脑组织作为实验组;收集同期长春市6例非正常死亡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立即进行尸体解剖所取得的颞叶或者额叶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上述两组脑组织p-mTOR、p-S6K1、p-4EBP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组织中均有p-mTOR、p-S6K1、p-4EBP1表达,400倍光镜下实验组p-mTOR、p-S6K1、p-4EBP1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8.33±3.30、38.14±3.10、38.00±2.86,对照组p-mTOR、p-S6K1和p-4EBP1阳性细胞数分别为9.60±0.55、8.37±0.32、8.80±0.47。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发作频率及不同病程患者的脑组织中的p-mTOR、p-S6K1、p-4EBP1的表达情况:每月发作10次以下组p-mTOR、p-S6K1、p-4EBP1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5.60±0.55、35.33±0.21、35.60±0.39,每月发作10次及10次以上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1.05±2.50、40.95±1.69、40.40±2.09,每月发作10次及10上组的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每月发作10次以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以下组p-mTOR、p-S6K1、p-4EBP1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5.88±0.80、36.00±1.60、35.89±0.83,病程10年及10年以上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2.40±0.55、41.71±0.47、41.51±0.28;病程10年及10年以上组p-mTOR、p-S6K1、p-4EBP1的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病程10年以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灶脑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光镜下可见神经元不均及不成熟神经元;细胞核空泡状,胞质少,深染,可见嗜酸小体,神经元变性呈三角形;胶质细胞及小血管增生;还可见嗜神经细胞现象。电镜下可见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核固缩变形,核仁偏位,核膜断裂甚至溶解;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染色质边集,细胞膜水肿;可见线粒体肿胀透明,部分线粒体空泡化及嵴异常。(3)实验组和对照组脑组织血管部位均有p-mTOR、p-S6K1、p-4EBP1的表达,实验组为集中高表达,对照组为散在少量表达。结论:1.难治性癫痫致痫灶脑组织中p-mTOR、p-S6K1、p-4EBP1在神经元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高水平表达与癫痫病程及发作频率存在相关性。2. mTO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3. mTOR信号通路可能与血管形成及血管增殖相关。本研究的创新点:首次对难治性癫痫致患者致痫灶脑组织中p-mTOR、p-S6K1、p-4EBP1的表达情况进行探讨,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