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综合利用恒速压汞、X-衍射、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和渗流理论,系统研究了中国从东到西4个低渗透油藏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渗流特征及储层敏感性,完成了主力油区不同表征参数的对比图版;建立低渗透油藏分级综合评价方法,形成了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技术,为合理、有序、科学动用低渗透储量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成果有:(1)利用恒速压汞和核磁共振,分析了不同油区不同油田不同渗透率的特低渗透油藏岩心微观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和可动流体变化特征,并进行了 4个典型油区微观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的对比,从微观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的角度,探索了水驱动用下限。(2)通过微管实验、非线性渗流岩心实验和渗流理论,揭示了特低渗砂岩储层流体非线性渗流机理和渗流规律,改进了特低渗透岩心测试非线性渗流曲线实验流程,提出了新的特低渗透油藏流体非线性渗流方程和渗透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油区低渗透油藏不同渗透率级别岩芯中流体非线性渗流规律。(3)利用低渗透物理模拟实验和X-衍射等手段,分析了低渗透油藏岩心全岩心矿物成分和粘土矿物成分,对比分析了 4大油区的低渗透油藏岩心的储层敏感性特征。(4)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表征参数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低渗透油藏储层综合评价的五元分类系数方法,形成了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技术。